木制品中心生产工艺路线布局设计说明书
一、 概述
根据广田高科木制品中心最新的发展规划,第一期投产的年目标产值为4亿元人民币。主要产品定位为商品房精装、酒店精装和别墅精装等三类木制产品。其中具体的产品分类占比分别为(按产值):收纳(固定柜类、衣帽间)为60%,木饰面(墙面)为20%,室内门为20%。因收纳产品的产量产值都占了最大的比重,为了便于生产、物流运输和相关管理需要,把收纳的产品机加工生产线布置在一楼,而木制面和室内门布置在二楼,从工艺流动的顺序与环保相关方面考虑把砂磨与涂装工序布在三楼较为合适。
从厂房的平面图来看,左边(西面)为物流进出的主要通道,因此相关的物料仓设在厂房的西面,而成品仓则设在二楼的西面可使成品的搬运路线为最短,也利于产品发货的相关工作。
二、 产量估算
根据上面的产品占比数据可估算出下表所示相关产品的年产值和年产量。
产品年产值与日产量表(一期)
注:上表中,木饰面的单位为“平方米”。
三、 生产工艺流程方案确定原则
1、 生产工艺的先进性要充分考虑,尽可能采纳当前行业内的新技术新工艺,如:“物料不落地”、“流水线”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设备;
2、 生产线落成后给人以整洁、流畅、便于进行5S工作的开展;
3、 生产线必须有足够的先进性,以提供客户参观和展示广田高科的生产技术实力与管理水平;
4、 生产工序的集中原则,即尽可能把相同、相似工序,前后紧密相关工序集中在一个区域完成;
5、 物料流动尽可能实现流水化,尽量避免物料的“回流”现象;
6、 生产线信息化管理能充分体现,即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设计——生产——统计的数据共享,电脑与生产设备无缝链接;
7、 生产线应能适应固装家具中多种风格型类的产品的生产,不能为了生产线的高效而追求产品的单一化、工艺的专业化。
四、 工艺布局说明
㈠、 一楼
1、 开料车间
由上表数据可推算出相关设备的需求。即日单班(10小时,六天制)产量为4100平方。而全自动电子开料锯的日单班单约为800~1000平方。因此,要实现预计产量必要配备四台这样产能的设备。
从平面布局图上看,四台电子锯均分布在临近板材仓,最大化的减少了原材料的搬运时间,也便于余料的回仓管理。每台电子锯开出的材料都可以通过辊道输送到任意一个车间,这样设计在将来的实际生中可根据生产计划的需要任意按排开料生产任务到任一台生产任务不饱满的开料锯上,实现互补调配。
为了提高效率,柜桶相关的窄条料应是从贴好面的大板上开料,因此与木皮贴面车间对应的开料锯下边可以把大板直接送到贴面车间进行大板贴面、辊涂UV底等工序,
建议:从节省空间与产能余量方面考虑,把四台同样的电子锯的配置方案改为一台纵横电子锯与一台电子锯的配置(附加的电子锯是避免纵横锯维修时生产线不至于“断料”待产),纵横锯的产能是电子锯产能5~20倍,但其价格也是异常的昂贵!故布线时未作此方案。
2、 免漆板加工车间
通常来说,在楼盘精装中的收纳柜子其柜体板(即柜内部)基本都是三聚氰胺板,只有柜门与调节板是油漆板,因此我们的柜类产品中约有70%左右的板材是三聚氰胺板。即1980+1563=2485平方,合约828张大板。因此,收纳柜类的主要开料与加工以三聚氰胺板为主。
本车间主要是生产除了柜门以上的零部件,即柜体竖板、柜体横板、柜桶等。生产线路主要分为大板线与柜桶线。其中,大板线经过封边工序后再细分出三个分支线,具体为竖板打工线、横板打孔线和活动层板线(封完边后即可直接送到包装工序)。
车间加工完成的转运区与电梯之间的运输工具采用小车子转运,不采用辊道运送的原因是避免与下边的贴面车间大量共用(只为只有一条辊道,比较繁忙)一条辊道,而本车间的零部件运量非常大,因此特别设计了两台带辊筒的电动转运车把相关物料运到二楼进行包装入库。
3、 木皮贴面车间
4、
5、
㈡、 二楼
㈢、 三楼
五、附《设备及人员配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