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办公椅类测试标准——椅背耐磨持久性测试
- 椅背耐磨持久性测试——循环/次数——Ⅰ型(参照图15a至15e)
15.1 适用性
此测试针对Ⅰ型倾仰椅。
15.2 测试目的
此测试的目的在于评估椅背承受向后负荷所致的疲劳性压力和磨损的能力。
15.3 测试步骤
15.3.1
将椅子笔直置于测试平台之上,限制脚架/椅腿的活动。当用测试装置来对椅背施加推力时,椅子不能够旋转。应使用夹子来固定椅背或扶手,以限制其自由活动。
15.3.2
将各项功能调至正常使用条件。
备注:具有倾仰机械的椅子,当其处于锁定状态时,类型就会发生改变(参照第4节)。当其未被锁定时,请根据本节来进行测试;当其处于笔直锁定状态时,请根据第16节来进行测试。
15.3.3
确定椅背上距座垫406mm和452mm的高度点位置,并确认其位于椅背的中轴线上。
- a) 如果椅背的负荷承受结构/表面的顶端距离座垫的高度≥452mm(17.8in.),将适配器的中心置于椅背上距座垫高度406mm(16in.)处的位置(参照图15b)。
- b) 如果椅背的负荷承受结构/表面的顶端距离座垫的高度﹤452mm(17.8in.),将适配器的顶端与负荷承受结构/表面的顶端持平放置(参照图15c)。
- c) 对于椅背可以绕枢轴旋转的椅子,如果将枢轴沿椅子的中央垂直线向后固定在≤30度角的位置(支撑结构保持笔直状态),则适配器应置于a)或b)所述之位置;如果将枢轴沿椅子的中央垂直线向后固定在>30度角的位置(支撑结构保持笔直状态),则适配器的中心应置于枢轴点高度的位置(参照图15d)。
15.3.4
将一个负荷装置(前推/后拉器)置于上述的椅背水平中心点位置,在椅背保持静止状态时对椅背施力,方向与椅背平面成90°±10°角。如果用滑轮组来施力,线缆距离滑轮的初始长度至少为750mm(30in)。对于结构复杂多变的椅背,其平面可通过CMD笔直时与CMD相接触之前表面来确定。备注:如果椅子的结构设计无法让负荷装置施力于负荷承受结构/表面,一种高度不超过89±13mm(3.6±0.5in)的延伸器可用来增加负荷承受结构/表面的宽度。(参照图15a)
15.3.5
将102公斤(225磅)的负荷固定在座垫中心(参照图15d和15e)。
15.3.6
通过负荷装置向椅背施加445N(100磅)的负荷(参照15e)。如果在此期间,椅背/倾仰锁定机械不能承受该负荷,逐渐从其调整位置滑动,则将椅背调至最后仰的静止状态,然后施以具体的负荷。
15.3.7
应将负荷装置调至每分钟10-30次的恰当频率。
15.4 测试程序
15.4.1
如果椅背上承受负荷处的宽度小于406mm(16in),对椅背施加负荷120,000次。
15.4.2
如果椅背上承受负荷处的宽度大于406mm(16in),对椅背施加负荷80,000次。
- a) 在上述的负荷高度点位置、距椅背中央折叠线向右102mm(4in)处对椅背重施负荷。必要时通过适配器来施加负荷(参照15f和15g)。负荷方向与椅背平面角度应为90°±10°,椅背应处于静止状态。如果用滑轮组来施力,线缆距离滑轮的初始长度至少为750mm(30in)。对椅背施加负荷20,000次。
- b) 在上述的负荷高度点位置、距椅背中央折叠线向左102mm(4in)处对椅背重施负荷。必要时通过适配器来施加负荷(参照15f和15g)。椅背应保持静止状态,负荷方向与椅背平面成90°±10°的角度。如果用滑轮组来施力,线缆距离滑轮的初始长度至少为750mm(30in)。对椅背施加负荷20,000次。
15.5 接受等级
椅背不能丧失使用性。
图15a:椅背耐磨持久性测试中高度确定方法示意图——Ⅰ型
图15b:椅背耐磨持久性测试中椅背距座垫高度大于452mm时适配器安装位置示意图——静态——Ⅰ型
图15c:椅背耐磨持久性测试中椅背距座垫高度小于452mm时适配器安装位置示意图——静态——Ⅰ型
图15d:椅背耐磨持久性测试中椅背枢轴角度大于30度时对椅背施力示意图——静态——Ⅰ型
图15e:椅背耐磨持久性测试中对其它类型椅背的施力示意图——循环/次数——Ⅰ型
图15f:椅背耐磨持久性负荷测试——椅背中轴线左半部分
图15g:椅背耐磨持久性负荷测试——椅背中轴线右半部分
图16a:椅背耐磨持久性测试中测试高度决定方式示意图——Ⅱ/Ⅲ型
图16b:椅背耐磨持久性测试中椅背距座垫高度大于452mm时适配器安装位置示意图——Ⅱ/Ⅲ型
图16c:椅背耐磨持久性测试中椅背距座垫高度小于452mm时适配器安装位置示意图——Ⅱ/Ⅲ型
图16d:椅背耐磨持久性测试中椅背枢轴角度大于30度时对椅背施力示意图——次数——Ⅱ/Ⅲ型
图16e:椅背耐磨持久性测试中对其它类型椅背的施力示意图——次数——Ⅱ/Ⅲ型
图16f:椅背耐磨持久性负荷测试——椅背中轴线左半部分
图16g:椅背耐磨持久性负荷测试——椅背中轴线右半部分
- 椅背耐磨持久性测试——循环/次数——Ⅱ/Ⅲ型(参照图16a至16e)
16.1 适用性
此测试针对Ⅱ/Ⅲ型椅。
16.2 测试目的
此测试的目的在于评估椅背承受向后负荷所致的疲劳性压力和磨损的能力。
16.3 测试步骤
16.3.1
将椅子笔直置于测试平台之上,限制脚架/椅腿的活动。当用测试装置来对椅背施加推力时,椅子不能够旋转。应使用夹子来固定椅背或扶手,以限制其自由活动。
16.3.2
将各项功能调至正常使用条件。
16.3.3
确定椅背上距座垫406mm和452mm的高度点位置,并确认其位于椅背的中轴线上。
- a) 如果椅背的负荷承受结构/表面的顶端距离座垫的高度≥452mm(17.8in),将适配器的中心(参照2.10定义)置于椅背上距座垫406mm(16in)处的位置(参照图16b)。
- b) 如果椅背的负荷承受结构/表面的顶端距离座垫的高度﹤452mm(17.8in),将适配器的顶端与负荷承受结构/表面的顶端持平放置(参照图16c)
- c) 对于椅背可以绕枢轴旋转的椅子,如果将枢轴沿椅子的中央垂直线向后固定在≤30度角的位置(支撑结构保持笔直状态),则适配器应置于a)或b)所述之位置;如果将枢轴沿椅子的中央垂直线向后固定在>30度角的位置(支撑结构保持笔直状态),则适配器的中心应置于枢轴点高度的位置(参照图16d)。
16.3 .4
将一个负荷装置(前推/后拉器)置于上述的椅背水平中心点位置,在椅背保持静止状态时对椅背施力,方向与椅背平面成90°±10°角。如果用滑轮组来施力,线缆距离滑轮的初始长度至少为750mm(30in)。
备注:如果椅子的结构设计无法让负荷装置施力于负荷承受结构/表面,一种高度不超过89±13mm(3.6±0.5in)的延伸器可用来增加负荷承受结构/表面的宽度。椅背平面可通过CMD笔直时与CMD相接触之前表面来确定(参照图16a)。
16.3.5
将102公斤(225磅)的负荷固定在座垫中心(参照图16d和16e)。
16.3.6
通过负荷装置向椅背施加334N(75磅)的负荷。
16.3.7
应将负荷装置调至每分钟10-30次的恰当频率。
16.4 测试程序
16.4.1
如果椅背上承受负荷处的宽度小于406mm(16in),对椅背施加负荷120,000次。
16.4.2
如果椅背上承受负荷处的宽度大于406mm(16in),对椅背施加负荷120,000次。
a) 在上述的负荷高度点位置、距椅背中央折叠线向右102mm(4in)处对椅背重施负荷。必要时通过适配器来施加负荷(参照16f和16g)。负荷方向与椅背平面角度应为90°±10°,椅背应处于静止状态。如果用滑轮组来施力,线缆距离滑轮的初始长度至少为750mm(30in)。对椅背施加负荷20,000次。
b) 在上述的负荷高度点位置、距椅背中央折叠线向左102mm(4in)处对椅背重施负荷。必要时通过适配器来施加负荷(参照16f和16g)。负荷方向与椅背平面角度应为90°±10°,椅背应处于静止状态。如果用滑轮组来施力,线缆距离滑轮的初始长度至少为750mm(30in)。对椅背施加负荷20,000次。
16.5 接受等级
椅背不能丧失使用性。
图17a:障碍物详图
图17b:脚架底盘型椅的障碍物布局示意图
图17c:脚架底盘型椅的测试机械装置简图
图17a至17c:脚轮/脚架耐磨持久性测试——循环/次数
图17d:腿架椅的阻碍物布局示意图
图17e:腿架椅的测试机械装置简图
图 17d & 17e:脚轮/腿架耐磨持久性测试——循环/次数(障碍分布和机械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