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古典主义家具
(一)历史背景
1 8世纪下半叶,同其他国家一样,英国在艺术领域(包括家具及室内设计)中也掀起了一阵复古主义的高潮。1770~1830年,在英国,浪漫主义领导艺术潮流,新古典主义成为家具及室内设计的主流。英国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也分为二个阶段:一是盛行于18世纪后半期以英国三大设计师为主的家具风格;另一个是流行于19世纪前期的英国摄政式家具风格。
在1760年,乔治三世刚一即位,曾对1 8世纪英国家具设计有巨大影响的齐宾泰尔式便很快衰落了。以庞贝及赫库兰尼姆古代遗迹的发掘为契机,使英国对古代艺术的关注也高涨起来,在室内装饰和家具上,亦能看到古典化的倾向。在乔治三世时期,欧洲大陆的新古典主义运动对英国的家具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国前期的新古典主义式家具以亚当、赫普尔怀特、谢拉顿的个人风格为代表。
从1811年起,乔治三世卧病不能理政,由皇太子(后来的乔治四世)摄政而承担起政务,在家具史上,从乔治四世摄政起直到乔治四世时期(1820—1830)的家具风格称为英国摄政式。
从1837~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时代,也是由传统的古典式样向现代风格转变的过渡时期。
(二)亚当式家具(1760—1792)
1.亚当兄弟
亚当兄弟是英国18世纪著名的建筑师及家具师,其中对家具设计有较大贡献的是罗伯特·亚当(Robin·t Adam,1728—1’792)。罗伯特·亚当早年求学于埃及巴拉大学,1754~1758年曾留学于意大利,先后踏遍了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对古代罗马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风格进行了深入研究。同同后与其兄弟詹姆斯(James)、约翰(John)和威廉(wil.1ian)共同在伦敦开办了从事建筑和室内装饰的设计事务昕,形成了设计史上的亚当风格(Adam style)。历史上又称其为“英国的路易十六式”家具。
在60—70年代,亚当首先在英国掀起了复兴古典艺术的风潮,成为英国新古典主义运动的先驱者,其问也是亚当风格的完成时期。1773年出版的建筑、装饰作品集就是亚当风格成熟的标志。随后的1770~1790年则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发展和普及时期。
1761年,亚当与当时的著名建筑师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 726~1796)被任命为乔治三世的宫廷建筑家。他是一位特别注重建筑、室内、家具风格统一的建筑家。他的作品从天棚到壁面、地板、家具、地毯、壁挂等都统一在一种风格中。在室内空间构成上他特别强调家具的作用,这可能与他从事了很多家具设计有关。他坚信:在室内空间设计时,如果忽略了家具的地位,就不会存在真正的生活空间。因此,在他所设计的室内空间存在着称为壁面家具(wall F㈣,iture)的家具区,其中包括镜子、枝状蜡台、两窗间的矮桌(PierTaI)1e)、整理用衣柜等。
亚当兄弟一生设计了很多建筑室内装饰,同时也由罗伯特设计了很多典雅的家具与其配合。这些家具的制作则由当时英国的一些著名家具师承揽。其中最负盛名的家具师齐宾泰尔、赫普尔怀特、谢拉顿等人都曾是亚当式家具的制作者。尤其令人惊异的是洛可可式家具师齐宾泰尔,在其晚年为亚当制作了大量充满新古典主义情调的家具。
2.风格特点
亚当式家具主要受古代罗马、庞贝及法国式家具的影响,形式结构很简单,造型比较规整.优美并且带有古典式的朴素之美。与其说重视形体的独创性,莫不如说重视装饰的新和美。例如矮桌和整理衣柜等虽然保持着古老的形式,但在表面装饰上却体现出新意,有着纤细高雅之感。
家具表面重视装饰纹样的应用,有的采用优美的深浮雕.其优美的雕刻,使得亚当式家具得以闻名。其装饰题材有圆盘形、椭圆形、垂花形、绶带、带翼的人面狮身及希腊的古瓶、酒杯、法国路易十六式的槽纹等纹样。
亚当式椅子的腿呈细条、尖形,有圆腿也有方腿,还常刻有凹槽;方腿下面有块状或马蹄状腿(图7—73),圆腿采用车腿或弯曲腿(图7—74)。靠背有
图7—73 亚当式直腿坐椅英国 图7—74 亚当式奖章靠背椅英国图7—75 亚当式卵形靠背椅英国 图7—76 亚当式靠墙半圆桌英国方形、卯形(图7—75)等多种形式,通常是实木的,配有横带或十字效果的透空靠背。还有藤编和软垫,软垫织品常
用花缎、锦缎、带花纹或条状的丝绸。前腿通常延伸作扶手的支撑,且部分扶手包有软垫。椅子很少使用拉腿档。其中有代表性的椅子是模仿克里斯莫斯而设计的奖章靠背椅(Medallion—back
亚当式桌子一般是长而狭,装饰主要集中在望板上。直腿上雕有凹槽或采用车脚,有些桌子甚至设计成多于四条腿。亚当兄弟所设计的靠墙小桌多为半圆形(图7—76),大理石桌面,在当时颇为盛行。
亚当最成功的大型家具是壁炉架、餐具柜(图7—77)、书柜等,他以古典建筑为蓝本,吸取门窗上的三角形或拱形檐板、古典建筑中的破山花,构成亚当式家具的又一特色。
(三)赫普尔怀特式家具(1770—1786 )
1.赫普尔怀特
赫普尔怀特(George Hepplew.bite!,l’700—1。786)是英国家具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到目前为止,了解其生平的人仍然很少,但他的家具却是有口皆碑的。
赫普尔怀特青年时代生活在英格兰北部的兰开斯特(Lancaster)市,从师于著名木器师罗伯特、吉隆(1’703—1773)。l‘760年来到伦敦,开办木器制造公司,从事家具的设计和制造,一直到1’786年去世为止。
赫普尔怀特集其一生的经验,编写了《家具制作与室内装璜商指南》(The(:abinet—Make】.and U13holster’s(~uide),并在他殁后两年(1788年)出版发行。他在书中写道: “力求美的造型与结构的统一。并把使用性与欣赏性揉合在一起”,这就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通过书中刊载的300余件家具,可以发现赫普尔怀特已名符兵买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该书的出版发行,不但使赫普尔怀特名声大振,而且对英国及其他欧洲各国的设计师和家具师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作品造型精炼、装饰单纯、结构简单,非常适于朴实的市民生活方式。他的家具基本上不采用雕刻装饰,而采用镶木技术和涂饰。他在《指南》一书中写道: “涂饰家具是市民家具的重要种类。我努力为市民制作优美而实用的家具,并为之而奋斗终生。”他没有在追求新装饰手法的同时抛弃传统方式,而将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简捷性、艺术性、实用性体现在家具设计中。
2.风格特点
赫普尔怀特的作品比例优美、造型优雅,兼有古典式的华丽和路易十六式的纤巧。这恰好与亚晋式家具较为严肃的古典造型形成强烈对比。从继承与创新来看,最有创造力的人是将古典的东西消化吸收后变为自己风格的人。
赫普尔怀特的风格特点集中体现在椅子的设计上,特别是椅子靠背设计独具匠心。有盾形、了p形、心形、椭圆形等多种形状,但尤其以盾形最能体现其特点;椅背的装饰物有英国王子的三片羽毛标志、麦穗、古琴、花瓶、棕叶、窗头花格等图案(图7—78),都是透雕镂空,很少有软靠垫;靠背一般都不与坐框直接相连。椅腿以方尖脚为主(图7—79),光滑简捷,有时脚端使
用桃形脚或用黄铜杯装饰(图7—80),后腿多为方脚且向后弯曲呈军刀状。扶手较短,呈弯曲状下垂到坐框上。坐面常呈扇形,坐框前面一般为弓形、波萱凰图7—78 赫普尔怀持靠背细部结构英国 图7—79 赫普尔怀特靠背椅英国
浪状、少许有直线形,其表面有精巧的装饰图案。 ’
赫普尔怀特的家具不仅使用高级木材,如桃花心木、紫檀木、乌木等,还使用椴木、枫木、桦木等硬杂木,使得不同层次和经济能力的人都能购买。织物面料以棉布、亚麻布、丝绸为主,图案多条纹、方格或碎花与条纹、方格结合的形式,以一种淡雅、清爽的颜色出现。
赫普尔怀特还为都市生活的市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组合型家具((~'ombinat.ion Fu卜niture)。因为这些住在公寓内的市民不可能有很大的居住面积,如将装饰架、书架(图7—81)、梳妆桌、衣柜等功能组合在一起,设想如今已成为流行于世的现实。就可方便市民的生活。他的这种 赫普尔怀特将家具从特权阶层的固有物中解放出来,为市民阶层制作了大量简朴、实用、廉价的家具,其组否家具的设计手法为现代家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谢拉顿式家具(1780一1806)
1.谢拉顿
谢拉顿(Thomas Shel·aton,1751—1806)是乔治王朝四大名匠的最后一位,他活跃的时代正是英国家具的黄金时代
谢拉顿是一名传教士,同时也是发明家、机械师、作家、画家、教师和家具设计师。他于1751年出生于英国斯托克顿(stockton)市的工匠之家,从少年起就从事家具生产业,作为一名工匠生产出数目可观的家具。从中年时代起,专门从事设计和写作。他曾在赫普尔怀特的家具厂当过工匠,受到过名家的悉心指导,并且在赫普尔怀特死后,精心整理了有关资料,出版了多本图书。
l790年他出版了《柜类图册》(The(~abinet,I)ictionary),在卷首,他以几何学原理为基础,阐述了造型原理。1791年出版了《家具制造师与软包师图集》((;abine!.一Maker-and upholsterer’s Drawing book)。1802年到1803年还出版了《家具制造师、软包师和综合艺术家百科全书》(cabinet—M。ker uohol—sterer and(;enez’al Art甜s Encyclopaedia)十五卷,这本书不仅按字母顺序说明了家具用语、种类、装饰样式,而且大量刊载了他的独创作品,并对历代精湛的作品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的思想对于改变法国路易十六式、帝政式家具设计起到了主导作用,使之适用于英国市民的生活,从而开辟了实用、美观家具在市民生活中的市场。
2.风格特点
谢拉顿的设计博采众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亚当风格和路易十六式风格,他比赫普尔怀特更进一步,放弃了曲线。他没计的家具以直线为主导地位,强调纵向线条,喜欢用上粗下细的圆腿,而且各种家具的腿的顶端常用箍或轮子(图7—82)。
谢拉顿的椅子精细而优美,尺寸比例适度。靠背基本上为方形或矩形、并有精致雕刻的壶形、竖琴形、盾形或相反交织的中问矩形来装饰(图7—83)。背板总是安放在靠背下横档上,从不安装在坐面木框上,且椅背的中问靠板往往高于椅背上横档。扶手呈弯曲形,从靠背向前伸出,与前腿向上伸出的支撑杆相连。坐面呈方形,前宽后窄,软垫椅子的坐框外露,坐垫放在坐框上
谢拉顿的餐具柜和桌子等都是采用上粗下细的细长腿,腿之间很少有拉档。书柜通常在顶部设计成山形顶或平顶,柜门采用玻璃花格(图7—85)。
也许是由于谢拉顿终生贫困的原因,他认识到家具的实用性,认识到家具造型的美应体现在形体的处理上,复杂的装饰不能代替实用性。这种典型的英国风格显示出来的轻便和朴素感,在欧洲家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是现代家具的先声.宣告了英国古典家具的终结。
(五)英国摄政式家具(1820—1830)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受到法国执政内阁式和帝政式的影响,表露出一种试图从考古意义上真正再现古代希腊、古代罗马装饰的倾向。把古代希腊的简朴结构、优美装饰及古代罗马大理石和青铜制品的豪放形态巧妙地统一起来,形成一种古典型的折衷样式。在摄政风格中,法国的影响很明显,简捷纯正的情趣、含蓄微妙的造型、帝政风格的崇高等成为英国家具设计所追求的理想。
到了19世纪30年代,他们的兴趣又从古希腊、古罗马转移到古埃及。他们没能像前面介绍的几位名匠那样,把古代的东西吸收消化,而是一味生硬地
模仿,致使造型笨拙、不流畅、有时甚至毫无意义、歪歪扭扭地装饰上丑陋不堪的纹样。
开拓摄政式样的设计家是建筑家霍兰(Itenry Holland,1745—1806)、家具设计家霍普(Thomas ftope,r769一1831)以及史密斯(George Smillh,活动期1804—1828)等人。
霍普在摄政式家具的设计领域中起着主导作用,1 807年曾出版《日用家具与室内装饰》(Household Fumi—ture and Inter·ior I)eeoration)一书。但他的作品却被当时的批评家讥讽为“只不过是卖弄学识地模仿古代”。这种批评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种家具对于19世纪的英国市民来讲,除了带来某些异国情趣之外,别的则一无所有(图7—86)。
1808年,史密斯又出版了一本《家具与室内装饰设计集成》,他出版的图集对英国新古典主义式家具起了推广作用。
法国的帝政式是为了树立拿破仑的形象,而英国的摄政式模仿了半天却是毫无意义的。书橱的立面犹如古希腊神庙的立面,卧榻成了古罗马式的床,角桌也成了一幢微缩的建筑……失去了良好的尺度感、舒适感,同时也失去了良好的艺术性。英国的摄政式家具最终只是在模仿中降低了格调,而笨拙、不恰当又不流畅的装饰,只能令家具设计走进误区
(六)维多利亚时代的家具(1837—1901)
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是一个很长的阶段,也是家具史上最富有变革性的年代。就家具式样的发展而言,可分为早期(1837—1850)、中期(1850—1875)和后期(1875—1900)三个时期。
在维多利亚早期,已经开始出现木工机械,但那时机械造出来的家具只能称为廉价的粗劣家具,用于满足最一般市民的需求。但那时,上层社会的人们已认识到古典家具的美学价值及收藏价值,兴起了一种复制古典家具的热潮。哥特式、伊丽莎白式、洛可可式等各种风格的家具轮番登场,自然也没有形成什么成熟的风格。
从维多利亚中期,英国的工业设计思想开始萌生,但当时家具设计仍然停留在古典主义设计思想上,没有跟上时代步伐。
维多利亚时代的后期,家具式样更为复杂,完全失去了独立的家具风格。在这种混乱的状态下,一些进步设计家提倡创新运动,因而出现了拉斯金、莫里斯等人对家具设计及生产的新看法和新认识,有了莫里斯的红屋,乃至后来的工艺美术运动,揭开了对现代家具探索的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