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新古典主义时期家具
从19世纪初期开始,欧洲已从封建制度进入资本主义制度,继1774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1’789年终于爆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初期,欧洲大陆烽烟四起,战争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17、18世纪的欧洲,巴洛克与洛可可家具风格盛行一时,它反映了贵族生活日益腐化,专制制度逐渐衰败。在家具上大量使用繁琐的装饰方法、变化莫测的曲线以及贵重金属镶嵌,引起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厌恶。他们对待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正如对待封建专制制度一样,认为它束缚了人们的创造性,不适于新时代的艺术观,因此要求用简捷明快的处理方法来代替那些陈旧的东西。
从1738年,考古学者先后发掘了被维苏威火山爆发而埋沉的意大利古城庞贝(P'ompeii),和赫库兰尼姆(Her-culaneum)遗址,从这些古罗马建筑遗址中发掘出大量艺术珍品。这些珍品在人们面前展现出动人的情景。他们发现,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宣扬的古典主义与真正的古典作品大不相同,这些年来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古典主义是多么可笑。
1764年,德国美术史家温克尔曼(Johann winekelmann,1717一l。768)出版了《古代艺术史》一书,极力推崇以民主政体来抨击封建专制。他说: “古希腊艺术获得卓越成就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自由,在于希腊的民主制度”。意大利建筑家、铜版画家皮拉内西(Giambattista Piransi,1’720—1778)也是一位极力赞
扬古罗马艺术风格的艺术家。他认为建筑应该达到“高度的简捷”,并且利用铜版画介绍古罗马帝政时代的街道景观。
从这些实物与著作中,人们看到了古希腊艺术的优美典雅、古罗马艺术的雄伟壮丽。许多人开始攻击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繁琐及娇柔造作,并极力推崇古代希腊、罗马艺术的合理性,肯定地认为应当以希腊、罗马家具作为新时代家具的基础,从而开始追求真正的古典主义。在家具史上称为新古典主义(Neo一(3assicism)时期。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家具主要特征为做工考究,造型精炼而朴素,以直线为基调不作过密的细部雕饰,以方形为主体,追求整体比例的和谐与呼应。表现出注意理性,讲究节制,避免繁杂的雕刻和娇柔造作的堆砌。家具的腿脚大多是上大下小,且带有装饰凹槽的车木件圆柱或方柱。椅背多作规则的方彤、椭圆形或盾形,内镶简捷而雅致的透空花板或包蒙绣花天鹅绒与锦锻软垫。
新古典主义时期欧洲家具风格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于18世纪后半期(1760—1800),盛行的法国路易十六式、英国的亚当兄弟式、赫普尔怀特、谢拉顿式及美国的联邦时期家具;第二阶段是19世纪前期(1800—1830),流行的法国执政内阁式和帝政时期的帝政式、英国的摄政式家具。前期新古典主义式家具以法国的路易十六式为代表,后期则以帝政式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