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木工工具研究
如今的木工工具,不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多是工业化的产品。相比之下,中国古代木工的工具则是木匠自制的,品种、数量不多,看上去粗植、土气,然而, 用这些土造的工具制成的家具,精细程度并不逊色于现 代家具,而且富含人情味,也能有机器加工似的工整。
以严谨、机巧为法度,以家具结构进行对比,古典中式i 家具比现代家具更胜一筹。这里的奥妙就有自制工具起 到的重要作用。
自制工具,木匠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形、手脚的生理特征和动作习惯在不违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随心制作适合自己使用的工具,这样的工具还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地修整、完善。木匠都知道,新制成的工具大多不很好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不断地调整、改进才能用得顺手, 工匠称这个过程为“收拾”。“收拾”出来的工具可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锅木时,据条会自动走直,不会据偏 (木匠称“跑锯”);刨木头时,自然会刨平,且不费多大力气。用“收拾”出来的工具锯木、刨木简直是一种享受。曾听有人说自己不善工木、手笨、锯不直、刨不平, 其实这并非都是技术的问题,重要的原因是所用的工具没“收拾”好,木匠一般不会把自己保养、收拾好的工具借给他人,大都有几件专供“应付”外人借用的破“家 伙”(工具)。同理,木匠也不愿用他人的工具做活计,因I 为用起来肯定不顺手。
我认为,自制工具的最大好处是对工匠的心理促进作用,它可以调动和激发工匠的创造意识、想像力和主观能动性。按照传统观念,一个好的木匠不仅要有精湛的制作技艺,更要具有无所不能的创造精神,丰富的想 像力和锲而不舍、排除万难的勇气。制作工具,就是对其手艺和精神的直接检验,只要看看木匠所用的工具, 行家就能大致判断出其手艺的高下和艺术感悟力及创新精神。中国历来有形容木匠为“巧木匠”的褒语,此“巧”
18世纪西方画家笔下的广东木工师傅 May 1,1799. by W.Miller.Old Band Street London.
字用得极为恰当。以工具为例就能看到木匠的“巧' 木工基本工具并不多,仅有十来件,但遇到不同的活计, 随机应变,能很快制作出得心应手的一套一套的专用工具。
民国时期北京鲁班馆石惠师傅使用的部分硬木木工工具
其实,古时木匠历来把木工工具归入家具类,工具和家具统称为“家伙”,每件工具就是一件小“家具”, 也都是用木料、铜、铁制成。木匠学徒一定是先学会制作工具,学会了工具的制作、使用和“收拾”,也就掌握 了木工的基本操作方法。旧时,不少地方木工学徒出师的考核不是打造一件家具,而是要自行设计、选料、制 作出一件木工工具,常常是一个墨斗(木工画线用的工 具),以造型美、结构合理、做工精细者为上,这只墨斗鲁班尺
可能会伴随着出师的工匠风风雨雨地走过一生。这种做法的深刻含义是为了随时激励工匠建立无所不能的信念和创造精神。有趣的是,由于当时每个工匠制作的墨斗 都是“个性化产品”,各具特色,样式不同,如今传世留下的墨斗竟成为收藏家们竞相追寻的藏品,成为古董,成为旧货市场上十分抢手的“文玩杂项
在怎样把活计做精细上,现今和古时的工匠心态也不一样,因为当今可以买到各种机器和量具,使人越发 地将精度的保证依赖于精密的机器上,以至木工都使用上了千分之一毫米精度的千分尺,可事实上,这并非就 能把活计做得精细。因为木料不同于金属,它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形,更会因加工后使原有平衡的内应力变化而 变形、曲翘。例如,一根木料锯开成二根,线画得再准、 锯得再直,锯开后原本平直的一根木料可能会变成了两 根曲翘的木条,让人干着急,束手无策。而古时工匠,不可能用上精密的量具,活计又必须做好,这就迫使他们发挥想像力和创造性,以“巧”取胜,这里,巧就巧在 迎合木料的特性,用自制的十分简单的、也并不精确的工具,通过一些“诀窍”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画线的 工具中,有一种称为“勒子”的量具,其中最简单的仅 由一块小木头、几个钉子构成,形式上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却解决了木工活中要求最精密的画线问题,多么复杂的家具只需一个勒子就可完成全部部件的画线,而 且不用笔。若有机会观看训练有素的木匠用墨斗和勒子 画线,你会被他带入一个富于哲理的神秘世界,为其巧得绝门、巧得富有内涵而倾倒。
中国传统木工工具也是经历了几千年演变到达了成熟、完美的境地。看上去,木工工具不过就是将木料劈 开、整平、截断,似乎算不得什么。其实不然,仅仅开 料、平料并不难,要找到一种最方便、最有效而又很经济的方法就不容易了。以锯木开料为例,早期,人们为劈开一块木料,先要打进成排的铁楔,然后顺着裂痕将其硬撕扯开。后来,成排的铁楔演变为有齿的锯片,锯 齿的形状和角度又一代一代进化。到明、清时期,木锯 锯齿的各种相关几何关系巳经极为完善了,针对不同的木料及切割角度,有不同形状和角度的锯片(工匠称不同 的“锯路”)。用这种锯锯木时会自动走直,又能顺利排出锯末,不夹锯,省力,效率还很高。如今,我们当然 可以用电子计算机完成这种锯齿的最优化设计,但它涉及力学以及润滑等专业知识,对专业科技人员都并非 易事。
几千年发展演变中,随着时代和地域的不同,中国木工工具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到了近代,木工工种逐渐 更为专业化,派生出了不同的分支,如从事建筑的“大 木作”,乡村中制造大车、水车、碾米机等农用工具的 “大车铺”,制作各类小件箱、匣、座、托、灯座的“小 器作”,以及制作家具的“桌椅铺”等,工匠们使用的工具虽然都是锛、凿、斧、锯、锉、刨六大类,但形式上有了很大的不同。自明清以来,制作家具的木匠又因 原料不同而分出了制作硬木家具的所谓“细木匠”和制 作一般木料家具的“柴木匠”。随之出现了成套的适合于加工硬木家具的木工工具,这类工具,是木工工具中最为精致、最为奇特的,例如此类工具中的锉具------------------------- 马牙锉、刨具--- 耪刨,等等。
直至今日,传统木工工具因为经济有效而仍被广泛使用,它们可以解决某些机器仍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更关键的是,用传统工具手工制作的家具富含人情味, 有个性,与机械化的产品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对中国 传统木工工具的研究,不仅是对历史和纯学术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是《中国木工木工具研究》课题之绪言,撰写于1995年
照片出自《CHINA AT WORK》.Rudolf.P.Hommel
附:木工工具图示
小镂锯
凹面(正视)
小凹面(正视) 单阳线(正视)
三种凹面刨
小凹面(背视) 单阳线(背视)
马牙锉(俗称“马牙子”)
I线包|J
民国时期北京鲁班馆石惠师傅使用的部分硬木木工工具
勒刀
勒刀(拆开后)
槽刨
种耪刨
扫膛刨
刨——用于拼缝,刨身长过半米,常见规格55 x
4.5厘米,刃宽1.8寸,
也有的将刨楔装到刨刃底下,以提高刨刃角度对付较硬易戗茬的木料。刨——又名“二虎头”,常用于刨削部件,俗称“刮料”
刨床规格45 x 6 x 4.5厘米,刃宽1.8〜2寸。 净刨——常用于净光表面,刨床20 x 6.6 x 4.5厘米
刃宽2寸。
扫膛刨
撅嘴刨
常用于刨削清理穿带沟槽内部底面,有的带推把,刨底做成燕尾状。
弯刨,常用于刨削弯型板部件,如椅子靠背板等。刨刃角度同净刨。
净刨刨刃角度
砸鳔锤
砸鳔锅
——俗称“鳔锅”,锤砸鱼鳔用的容器,鳔锅有大有小,常用的锅一锅可砸5〜6斤鳔。
砸鳔锤
——木制,圆锤头,使用时手握细头垂直墩砸(砸鳔是一项极繁重极耗时的工作,硬木行中有“好汉砸不了三斤鳔”之说)。鳔€——清理鳔锅之用,铲头略圆,硬木制成。
单耳三足,生铁铸成,用于将鳔胶熬化,内底圆形。
鳔刷——将藤条泡湿砸劈一端成丝状,用以蘸胶抹于胶接部位。
水刷——多与“水布”配合使用,用于将挤出的鳔胶刷抹干净,常
蘸水使用故名水刷。
麻绳——筷子粗细。是组装胶拼时捆拢用的紧固件。
摞棍——将麻绳驳紧的配套辅件,就像锯上的锯摞。
牵钻——俗称“三簧钻”、“木钻”,靠牵拉作
用转动,是钻孔工具,根据需要装换粗细钻头。
木卡口——木板做成,装在“楞”(木工工作台)
上做刨削工件时抵料之用。
牵钻
手把
刨锉片刀 沪刀 耪马刮镇
用于工件表面刮光,排齿刃部用镇刀镇出飞刃,适用于较硬、易出戗茬的木料表面刮光。用途同镑刨,用铁锻打而成,齿密,常用做刮光线形根部。
分平刀和异型刀两种,用镇刀镇出飞刃,靠飞刃刮光部件表面,由1.5毫米锎片制成。 常用坚硬的犁铧片制作,靠其硬度将刮刀片镇出飞刃。
断面形状
60
三角钢锉
锉
尖木锉
磨刀石
光木锉——形状分为平头、尖头两种,在其表面剁出密集刃痕。尖木锉——形状、用途同光锉,只是表面用尖头冲子剁出密集铁刺。三角锉——断面呈三棱形,专用于锉磨锯齿。
剑挫——用干锉磨锯齿,角度小干三角锉,可以锉出锐齿。
板锉——用于锉磨大锯齿和钻头。
磨刀石——有粗、细之分,用于磨砺刨刀。
角尺(割角尺)
尺苗
大方尺(拐尺)
角尺一俗称“劊角尺”,用于画90°和45°线
是画线重要工具。
活角尺——由一个鳙丝将尺座和尺身连接,可以
画非90°角,使用时常将定好角度的 活尺两边(互为9T的两边)一边画 公,一边画母。
大方尺
一又称“拐尺”,常用筆校验工件组装后 是否垂直方正。
木匠尺
—简称“木尺”、♦班尺,一尺大约比裁 缝用的布尺短6~7分。
线祐壤
墨斗一弹线用的工具,暴_内有墨水浸泡的
丝槺,常用于镅下料放线,也可 做麵量垂宜时的稱线之用。
画签(墨签)
单刃斧
双刃斧
宽凿(“爹角”)
斧——有单刃、双刃之分,用于砍削和组装家具时敲击之用。
宽凿——又称“爹角”,用于剔除口小里大的槽内之物,如暗燕
尾榫(闷榫)。
凿——有宽窄之分,1~5分宽不等,用于凿出榫孔,做“卯”。
圆凿——有正口、反口之分,大小不等,用干凿圆形榫孔。
扁铲——用于铲削,一般宽度6分以上,不宜击砸和凿撬,铲
与凿外形相似,但却是功能和使用方法完全不同的两类工具。
斜铲——用于清理燕尾槽内边角,刃口部位宽,略弯,刃口斜。
单线刨——常用于裁口和清理宽槽内部,刨身长40厘米左右,刨刃略宽于刨身厚度。
槽刨——用于开槽,根据需要定刨刃宽窄,常有1分、2分、3分不等的宽度,比子H楔子紧固。
凹凸刨
根据需要宽窄不等,常用于刨削表面凹凸的零件线型。
滚刨——用于刨削弯形零件,刨底镶铁口。
线刨——种类极多,根据线形需要形状各异(指刨底),为处理木材戗顺茬也有成对的线刨。挖锯
锯路:左右中,左右中
小银——用于断榫肩,下端无键钮,故又名“偏刹锯”,锯条长
度约40〜45厘米,齿密,厲细齿锯。
挖销一用于锯弯形工件,镲条窄锯路宽,其它与小锯同• 钢丝银一又名“锼弓子”,竹板制成,锯条用细锎鐘_出齿刺故
称钢丝锯,是雕刻工常用工具。
——细长条形,又名“抽条锯”,常用于组装时刹肩用,用于普通锯伸不进的地方,也可用于锯宽板#
小刀锯_
手把
锯条角度
是穿带开櫓的必备锯,宜于横向在板上开槽,锯条长度 10〜1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