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软体家具的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
凡坐、卧类家具与人体接触的部位由软体材料制成或由软性材料饰面的家具称为软体家具。如我们常见的沙发、床垫都属于软体家具。
一、 支架结构
坐、卧具既承受静载荷,又要承受动载荷以及冲击载荷,因此,强度应满足要求。一般来说,软体家具都有支架结构作为支承,支架结构有传统的木结构、钢制结构、塑料成型支架及钢木结合结构。但也有不用支架的全软体家具。
木支架为传统结构,一般属于框架结构,采用明榫接合、螺钉接合、圆钉接合以及连接件接合等方式连接,如图4-43所示。受力大的部件,须挑选木质坚硬、弹性较好的材料且无虫眼、节等缺陷,有缺陷的木材,应安排在受力小的部位。因为有软体材料的包覆,除扶手和脚型等外露的部件,其它的构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不高。
钢架结构一般采用焊接或螺钉接合,也有采用弯管成型。
塑料支架结构,由于塑料的特点,可注塑、压延成型,常与软体结构一次成型。
二、 软体结构
(一)、 薄型软体结构
这种结构也叫半软体结构,如用藤面、绳面、布面、皮革面、塑料纺织面、棕绷面及人造革面等材料制成的产品,也有部份用薄层海绵的。
这些半软体材料有的直接纺织在座框上,有的缝挂在座框上,有的单独纺织在木框上再嵌入座框内。
(二)、 厚型软体结构
厚型软体结构可分为二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弹簧结构,利用弹簧作软体材料,然后在弹簧上包覆棕丝、棉花、泡沫塑料、海棉等,最后再包覆装饰布面。弹簧有盘簧、拉簧、弓(蛇)簧等。
另一种为现代沙发结构,也叫软垫结构。整个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支架蒙面(或绷带)而成的底胎;另一部分是软垫,由泡沫塑料(或发泡橡胶)与面料构成。
三、 充气家具
充气家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其主要的构件是由各种气囊组成,并以其表面来承受重量。气囊主要由橡胶布或塑料薄膜制成。其主要的特点是可自行充气组成各种家具,携带或存放方便,但单体的高度因要保持其稳定性而受到限制。
充气家具多用于旅游家具,如各种沙滩椅、各种轻便沙发、浮床等。菲尔南多.堪帕那及匈伯尔托.堪帕那设计充气桌,专家组气囊由透明PVC材料制成,用胶直接粘在上下两个铝盘上,在下底盘上粘金属螺母,桌脚直接拧入其中。
四、 床垫
床垫的结构有多种,一种是弹簧结构,利用盘簧、泡沫塑料、海棉、面料等制成;在这种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床垫中间受力最大,易塌陷等因素,又开发出独立袋装弹簧床垫,高碳优质钢丝制成直桶形或鼓槌形的弹簧,分别装入经特殊处理的棉布袋中,可独立承受压力,弹簧之间互不影响,使邻睡者不受干扰,且有效预防和避免摩擦,另一种是全棕结构,利用综丝的弹性与韧性作软性材料加面料等制成,另处还有磁性床垫等等。
五、 沙发制作工艺
(一)、 传统木框架沙发制作工艺。
制木框 钉底带 软边盘簧固定 栓弹簧 靠背硬边弹簧固定扶手架安装 蒙面 面层布缝接 制作贴面填充层 底层布缝接缝接 裁剪 面料钉底布
1. 钉底带
用50mm宽的绷带做底带时,底带应横竖交错排列,密度依弹簧的数量和受力情况而定,底带两端用钉分别固定在四周的边框上;也可用木底带,采用榫接合,同框架连为一个整体。木底带呈平行排列,间距65-80mm。但木底带弹性较差,如图4-49b所示
2. 钉盘簧
将盘簧固定在绷带上或固定在木架上。当底带为绷带时,用缝接法,利用弯针、沙发绳将盘簧底层缝接在底带上;当为木底带时,用钉接法,用骑马钉将盘簧底层钉在木架上。
盘簧的排列,应根据盘簧最大外径,以沙发座身、靠背、软垫的实际尺寸来确定,排列应均匀。
3. 栓弹簧
栓弹簧即是利用沙发绳将弹簧穿接成为一个整体,这道工序是沙发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沙发的制作质量和使用效果。栓接的方法一般用吊底法,纵横斜三个方向绳路构成“米”字分布。
4. 底层布缝接
选择适当的布(传统用麻布)做底层包覆材料,采用缝接和钉接的方法,将底布与弹簧、支架固定在一起。
5. 制作填充层
棕丝、棉花、海棉等都可作为填充材料。填充层厚度应均匀,主要受力部位可适增加厚度,以平整柔软为标准,不可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6. 面层布缝接
面层布主要起包覆固定填充层的作用,因此,面层布应具有一定的抗拉力。一般采用缝接和钉接的方法。
7. 蒙面
为使沙发饱满而富有弹性,在蒙面之前,应先在面料背面缝制一层薄胶棉。将裁剪好的面料缝接在一起,与沙发的轮廓一致,最后用枪钉固定在边框上。
8. 钉底布
底布,包括座面底布和靠背底布,是沙发的一层保护性材料,防止灰尘进入沙发内部。一般采用泡钉固定。
(二)、 现代沙发制作工艺
现代沙发制作在工艺上更为简单,一般不再采用弹簧作为软体材料,而采用发泡橡胶或泡沫塑料为软体材料。制作时先做框架,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包覆发泡橡胶,在包覆时应使形状与外形一致。接着应在发泡橡胶上包覆一层柔软的薄胶棉,以提高沙发的柔软度与平整度,最后是蒙面,作法同传统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