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的结构要点
- 总高度:指地平面到椅头最高点的垂直高度
2.扶手高度:指地平面到扶手面前端最高点为扶手前高度,地平面到扶手面与后脚接合点的高度为扶手后高度,扶手高度约为24.5”~26.5”之间
3.座框高度:指从地平面到座框前横档中间的垂直高度为座框前高度,地平面到座框后横档中点垂直高度为座框后高度,座框高度约在16”~17”,一般后面比前面低约0.25”~0.5”. $ s; T- G$ a2 I
4.扶手间距:批扶手面前端外径
5.座框深度:指座框前档前沿到座框与后档接合面的位置(即座框式为后档后沿,非座框式为背下档与座框三角木连接的前沿)一般深度为17”~19”之间
6.4座框宽度:指座框前端的宽度(含脚头),一般无扶手椅为19”左右,有扶手椅在22”~23”左右。# x& ?4 _; S. _# @! r4 [5 ^4 I一般结构
1.椅头(椅脑)与椅后脚接合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依产品结构要求可做公母榫接、指接加木榫接,用方木片加穿耳洞方式连接
2./椅头可用实木曲压作业来配合椅头的弧度,以避免产生前后拼板线,须注明半径;除不外露或盖色涂装外,椅头不接受前后拼板胶线。
3.下支条与前后脚连接组立可采用木榫加斜孔锁快速牙组立,快速牙用#8*11/4”~11/2”,支条须上胶装木榫 ;木榫外露长度须标准,不得超出长度。
4.椅背板如需缕空之形状,避免木纹断裂,可用夹板贴薄片作业,如表面须加雕刻者即可考虑三层结构予以补强,即两面实木,中间用薄片一层或三层薄片(错位热压)
5.椅子如果组死结构,前档、侧档与前后脚以公母榫接合强度最佳,但脚头端面须留8mm榫肩,如用木榫结构要加两支自攻螺丝,深度要超过脚的中线。
6.扶手面与扶手柱连接必须使用公母榫(含圆棒),以免强度不够。* Y9 Y: y7 z/ U L
7.扶手面与后脚接合,除折装之必要外,可用木榫定位加斜孔锁快速牙上胶组立,以增加结构强度,但斜孔必须补平;如客人接受可不补平。4 q7 g. C8 y# e
8.椅子扶手与后脚折装组立孔必须用木塞加以装饰,但木塞以凸起蘑菇头为原则,侧边平面最大允许1mm外露。
9.如需包布之椅类,其布沟深度、宽度必须依要求,且均匀一致,不允许有深浅、大小不一之现象,以免包布后边条不均匀一致! \2 A- @# I' A; h& A
10.椅背与后下档结合时采用公母榫结构,为避免接合有缝隙,必须以单肩榫形式作业;
11.座框档必须拉槽配合三角木(做榫)以确保强度1 i: c$ z4 _! K" s! L* N; Q4 h
12.座框三角木或前档、侧档须钻沙拉孔,配合座垫组立5 ~$ @! }2 D2 V( L. E
13.椅背和座垫木用实木拼板作业时,须以照每片宽度不小于32mm,不大于65mm进行拼板为原则,且大小片拼板须左右对称7 v) H9 v3 }8 L/ Q4 y) A+ V# Z
14.座框三角木钻沙拉孔深度,须配合#8*1-1/2”快速牙,且锁入座垫板10mm(实木板座垫除外)
15.椅子依照客人要求附草垫,草垫必须彻底烘干后,用香蕉水浸泡处理
16.椅头曲压厚度超过1-1/4”时,即不能整片作业,曲压厚度在28mm内最佳,在经客人允许后,可用实木三层曲压以提高利用率,但曲压时胶水须调相应的颜色,以掩盖胶线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