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简单对接接合方式的夹固技巧
涉及横截面的对接。如下两图所示对接都涉及到横截面,因此请采用本章后文所述的圆榫、饼干榫或条形榫等对接合面进行额外加固处理。紧固方法:接合面涂胶后,用轨道式夹具固定。对于箱体式对接(左下图),要用轨道式夹具从侧边板端处加以固定,夹具轨道应靠紧工件表面,以保证接合处归方;对于框架式对接(右下图),将轨道式夹具平放在带槽夹具定位木方上,轨道嵌入定位木方槽口内,将待拼合板材大面朝向平稳置于夹具上,再施胶、夹紧,旋紧夹具时,要用手扶住板材确保接合平整方正。采用上述两种紧固方式,都须在夹具与工件之间衬木垫块以保护工件表面。
边面胶合对接的夹固方式。如右图,轨道式夹具的基本操作同上,不同的是,必要时要多用几个夹具,做到工件的“无缝”对接。
用通长螺杆加固简单对接。通长螺杆是加固工作台面板、厨房案板等胶合拼接工件的一种有效方式,不仅有助于对齐各拼接工件,也可以降低因季候性湿度变化导致工件变形或开裂现象。
在其中一块工件的接合面上标志出三个孔的位置,其中两个孔分别位于距工件两端几英寸,另外一个孔位于工件正中间,上述三个孔的圆心距工件两侧边的距离应相等。在台钻上安装钻头,其直径略大于螺杆直径。将该工件平放在钻台上,找两块平直木料,一块边缘置于工件侧边作为靠山,另一块置于工件前端作为挡块,调整工件位置,使钻头尖部正对一端孔的圆心,用夹具将靠山和挡块固定好。接下来,以这个钻位将各工件端部的孔逐一钻好后,调整挡板位置,逐一完成各工件中间孔的钻孔工作。对位于最外侧的两工件上的孔应做沉孔处理,以容纳螺母。然后,在三条通长螺杆的一端分别拧入一个螺母,再用锤子和钉冲将螺杆此端面敲扁(防止螺母松脱)。将各工件在工作台上预排好,在结合面施胶并用胶刷涂均,压合各工件,保持各工件横截面对齐,将三条螺杆加装垫圈后分别穿入工件孔内,预紧螺母,并用轨道式夹具固定。最后,旋紧所有螺母。
用圆榫加固简单对接
- 榫孔定位划线。如同前文边边接合一节所述,将待接合各工件侧边朝下(立放)在轨道式夹具上预排好,端部对齐。首先,横跨各工件侧边划三条线,其中两条位于距板端10 厘米处,另一条位于正中间。然后,调整刀式划线器,使划线间距恰好等于工件的二分之一厚度,再用划线器逐一在各工件侧边需钻孔处划一短线,该短线与最初所划的横跨线相交,即可精确定位各榫孔的圆心。如果工件较长,则可以增加工件边缘的榫孔数量。
- 钻榫孔。为防止安装圆榫时工件边缘劈裂,应选用那些侧面带细凹槽的圆榫,并且圆榫直径也不能超过工件板材厚度的一半。下一步,将与圆榫等径的木工钻头装入台钻夹头,设定钻孔深度为圆榫长度的二分之一再加1.5 毫米。之后,在台钻工作台上用夹具固定好一个靠山,用于保持工件侧边垂直于钻头。最后,工件贴紧靠山,对准榫孔圆心进行钻孔,以此类推,逐一完成各工件的钻孔作业。
- 用榫孔定心器确定
相邻工件的圆榫钻孔位置。将榫孔定心器(译者注:很简单,可用细金属棒磨制,与圆榫等径,一头有尖峰)圆柱侧放入各工件一侧边上已钻好的孔内,然后,预排工件,确认各板材横截面和三角形标识线均对齐后,从外侧边施加压力,将工件边缘压在一起,这是,定心器的尖峰会在相邻工件的侧边上留下刺出标识点,对准该点钻榫孔,即可实现相邻工件的精确对接。
- 胶合各工件。如同前文所述的边边对接那样,将各工件在轨道式夹具上排好,在工件待接合边缘涂上一层薄且均匀的木工胶。同时,用细木棒在每个榫孔底部点些胶,注意不要直接在圆榫上涂胶,那样会导致圆榫膨胀。接下来,在工件一侧边的榫孔内插入圆榫,并用锤子轻敲到位,要避免重击,以防工件劈裂。最后,旋紧夹具(译者注:方法参照前文)夹合工件。
小贴士:大家知道,在端面对接方式中,直接在木材横截面上拧入螺丝的固定效果并不好(译者注:好像俗称抓不住钉,看来还是用大白话好懂一些,可惜本人不是一个好木工,很多约定俗称的说法都不知道),这时,可采用右图的处理方法来加固端面对接,在工件侧边钻一个榫孔,该孔距截面1.5厘米左右,孔内施胶后插入圆榫。木工胶干后,用螺丝穿透相邻工件拧入圆榫侧面,即可起到加固作用。
自制中心钻孔定位模具
这个简单自制模具可以辅助进行板面或板边进行中心定位钻孔。材料:45厘米长、5厘米见方的木方一条作为模具臂,另金属套管一个。做法:在模具臂的上标示出中心点,以该点为圆心,用与金属套管外径相同的钻头在模具臂上钻一个通孔(译者注:也可用稍细一点点的钻头,以确保套管安装牢固),再将金属套管安放在孔内。套管的内径应比你打算用此模具钻的孔径稍大一点点。然后,翻转模具臂,在另一面划一条纵长中心线,并在据模具臂两端面2.5厘米处各划一短横线与中心性相交。接下来,用9.5MM钻头在交点处钻孔,深度约为模具臂厚度一半,在孔内少量施胶后,插入圆榫。注意圆榫应突出模具臂表面至少1厘米,便于卡住工件。模具使用方法:将模具平置于待钻中心孔的工件表面,两个圆榫突出部分应分别紧贴工件两侧面,钻头探入套管钻孔即可。
- 用铅笔标出开槽定位线。预排待接合各工件,并用铅笔在大面上划一个大三角形(译者注:便于工件重排定位)。如图,在板材接缝处,每隔20 厘米左右,用铅笔划一条开榫定位线,两端的定位线与板端的距离应至少在5 厘米以上(译者注:虽然没用过开榫机,但据此估计其锯片直径应该是80-100 毫米的,呵呵,多思考、从已知条件推演未知事物,总是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
- 切割榫槽。根据所用饼干榫的尺寸,设置开榫机锯片深度,同时,调整靠山高度,使所开榫槽恰好位于工
件侧边中线上。之后,将靠山置于工件上部,使靠山中间的标线与开榫定位线对齐。最后,启动开榫机完成榫槽切割。对于较薄的工件,为防止开榫机底面可能会碰到工作台面而发生偏离,进而影响到榫槽位置的精确度,在放置工件时,其边缘应探出工作台边缘。
- 安放饼干榫并胶合工件。所有榫槽均切割完毕后,在轨道式夹具上重排各工件,最后一块工件大面朝上平放,其余侧边朝上立放,在结合面及榫槽内施胶,插入饼干榫(如果工件较长,最好涂完胶后,再插入饼干榫,防止先行插入的饼干榫遇胶膨胀,导致工件无法顺利拼接到位)。右图所示的瓶子是专门用于榫槽施胶的,如果你使用的是普通胶瓶,可以用一根细木棒辅助施胶。施胶要均匀,施胶后,要迅速完成工件对接,以防饼干榫在拼接之前膨胀。最后,旋紧轨道式夹具完成工件拼接。
- 用斜孔螺丝加固简单对接
- 简介。斜孔螺丝加固方式常用于在桌子的横撑板上固定桌面。通过在横撑板侧面钻斜孔,既避免了在7-10 厘米宽的横撑板侧边钻通孔的麻烦,也隐蔽了螺丝帽。有很多现成的斜孔钻削辅助模具,左图为其中一种,该模具自带快速夹用于固定工件,斜孔套管用于引导下钻角度,组合式钻头可以同步完成螺丝孔的钻削,以及对孔上缘做沉孔处理以容纳螺丝帽。此外,钻头上还装有钻深截止环,用于精确控制钻孔深度。
- 将横撑安装到桌面底部。用手电钻与市售斜孔钻削辅助模具配合,在桌子横撑上钻斜孔。或者,也可以采用台钻与自制斜孔钻削辅助模具配合来钻孔。孔间距应大于10 厘米。如果你用的是组合钻头,可一次完成钻削及沉孔操作。否则,需分两步进行钻孔:先用直径略大于螺丝帽的钻头在工件上钻出足以容纳螺丝帽的凹窝,再用直径略大于螺丝杆的钻头钻穿工件。完成钻孔后,将桌面大面朝下平置于工作台上,在其底面上划出横撑板定位线,然后,将一块横撑板对齐划线,用螺丝顺斜孔将其固定在桌面底面上。重复该过程,将其它横撑依次固定好。
自制斜孔钻削辅助模具用台钻来钻斜孔时,可使用自制的斜孔钻削辅助模具。所需材料:该18MM 厚度的胶合板以及两块实木方,按右图尺寸切割加工个组件。组装:用螺丝将支架宽版与窄板固定呈“L”型固定在一起。在两个支架座木方上分别锯出直角槽,使得支架在槽中安放好后,其宽板表面与垂线的夹角为15 度,再用螺丝将支架固定到模具底座上。模具用法:把模具安放在台钻工作台上,拟钻孔工件置于模具V型槽中,参照前页的两步钻削方法,先后用粗细两种直径的钻头钻孔。启动电钻之前,先要放低钻头,调整模具位置,使钻头中心对准工件底边中线,如左下图。再用夹具固定模具。钻削过程中,工件应始终靠紧模具。轻缓下压钻头,当较粗的钻头已在工件上钻出足以容纳螺丝帽的凹窝时,即停钻。换上较细钻头继续钻穿工件。
用条形榫加固简单对接锯割榫槽及嵌入条形榫。在一块待接合工件的侧边上划开槽线,宽度与条形榫厚度相同。在台锯上安装与榫槽等宽的开槽锯片,设置好锯割深度。调整台锯靠山,使锯片对齐划线,再用羽状弹性压板(可自制。必要时,可在该压板下部安放木垫板,以便其作用于工件中部,改善压合效果)使工件贴紧靠山,启动台锯,进行榫槽锯割。如果工件较窄,须使用推料棒(可自制)!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其它待接合工件的榫槽锯割。最后,施胶并用木工夹具固定待胶干。
用蝶形销加固简单对接
蝶形销也称双燕尾榫,主要用于板材拼接加固。制作蝶形销的硬木木料如果与待接合工件有一定反差,会增加接合部
的装饰性效果。虽然可以采用好几种不同方式来加工榫销及榫槽,但是,本文仅介绍其中一种较流行的做法,即用台锯加工榫销,用木工雕刻机来加工榫槽。用蝶形销对边边胶合工件进行加固:1.加工榫销。若打算一次加工出若干个榫销,可以这样做:首先,在一块木方的横截面上划出双燕尾榫销的轮廓线,注意应使木料纹理顺着榫销的纵长方向分布。然后,调整锯片台锯锯片角度,使之与台面成80 度角,调整靠山,使锯片对齐木方横截面的一条轮廓线,用下部垫有木板的羽状弹性压板压紧木方,启动台锯进行锯割(须使用推料棒!)。照此方式,在木方两侧面上完成四次纵向锯割后,木方的横截面被加工成蝶形(左下图),再用木工带锯机把它横截成若干个等厚蝶形榫销。
- 加工榫槽。用雕刻机铣切榫槽要用到雕刻机模板以及柄部带轴承的直刀。雕刻机模板可用胶合板自制(译者注:此模
板只适用于带轴承直刀),具体做法是:将一个已加工好的榫销平压在一块大小合适的多层胶合板上,在胶合板表面划出其轮廓线,用马刀锯(译者注:细木工板+手动曲线锯+砂纸也成啊)沿划线锯割成形。然后,如右下图,在模板表面用铅笔划出十字参照线,同样,在已胶合工件表面也划上一条垂直于胶合接缝的参照线,该线与工件拼缝线构成另一个十字参照线。下一步,对齐两个十字参照线,将模板及工件用夹具固定好,雕刻机沿模板铣削工件,铣削深度应与榫销厚度相同,并用木工凿修整铣好的榫槽。最后,在榫槽内涂胶并安放榫销,用一条形废木板横跨工件压在榫销上部,并以夹具固定待胶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