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高定图纸站』终身超级VIP会员
网站所有资料一次性打包,容量大于:3.6TB
终身超级VIP会员仅需¥2500
2025年新高定图纸
VIP会员是『高定图纸站』的主要收入,收入主要用于购买原厂家的图纸资料
高定品牌
年度版本
容量
风险分享价
资料类型
资料详情
购买方式
品牌:2025年图森(已下架)
版本:2025年2月
容量:56.8GB
风险分享价:¥568(可私下)
资料类型:《2025年图森》新系列全套图纸资料
品牌:2025年A8空间
版本:2025年3月
容量:4.19 GB
风险分享价:¥360
资料类型:《2025年A8空间》极简定制新系列图纸资料
品牌:高定产品系统化设计SU标准体系
版本:2025年4月
容量:947 MB
风险分享价:¥269(新出炉)
资料类型:模仿图森,老李高定产品系统化设计SU标准体系(配套CAD图纸)
品牌:M77全套
版本:2025年4月
容量:统计中
风险分享价:待定
资料类型:
品牌:M77旗下米拉科洛
版本:2025年4月
容量:统计中
风险分享价:待定
资料类型:
品牌:玛格
版本:2025年5月
容量:统计中
风险分享价:待定
资料类型:
品牌:玛格极
版本:2025年5月
容量:统计中
风险分享价:待定
资料类型:
品牌:木里木外
版本:2025年6月
容量:统计中
风险分享价:待定
资料类型:
品牌:三只喜鹊图纸与招商资料
版本:2025年6月
容量:统计中
风险分享价:待定
资料类型:
品牌:首席公馆
版本:2025年7月
容量:统计中
风险分享价:待定
资料类型:
品牌:博洛尼
版本:2025年7月
容量:统计中
风险分享价:待定
资料类型:
品牌:微眼
版本:2025年8月
容量:统计中
风险分享价:待定
资料类型:
品牌:MZOSE陌森
版本:2025年8月
容量:统计中
风险分享价:待定
资料类型:
品牌:GT高定
版本:2025年9月
容量:统计中
风险分享价:待定
资料类型:
品牌:尚柏高定
版本:2025年9月
容量:统计中
风险分享价:待定
资料类型:
品牌:大木DRWOOD
版本:2025年10月
容量:统计中
风险分享价:待定
资料类型:
品牌:观兰,柏丽,诺雅娜,ESTE引意,青岛一木等
版本:2025年11月
容量:统计中
风险分享价:待定
资料类型:
品牌:科尔曼
版本:2025年12月
容量:统计中
风险分享价:待定
资料类型:
资料分享的收入主要用于购买原厂家的图纸资料,图纸资料每年都会更新
购买流程
1.了解图纸 2.在线咨询 3.支付费用 4.获得图纸

木工接合手册

发布者:高定图纸站 浏览:539

木工接合手册

木工接合基础

接合作为木工基础性工作,融合了艺术与工程设计的精妙之处。无论是一张简单的桌面还是一个精致的衣橱,或多或少都会从它的接合方式上发现其价值所在:坚固的接合会增加家具的使用寿命,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巧夺天工的木艺会让家具看起来精美绝伦。接合源自于木工们对木料的各种需求,这些需求单靠大自然本身无法得到满足。例如,对树木来说,木纤维的彼此咬合使得枝条自然而牢固地依附在树干上,然而,安装桌腿所需要的却是陡直的90度角,此外,其它如椅子、橱柜、门等等,如果仅以胶粘方式接合,即使其粘合强度大于木纤维自身,也无法承载正常使用状态下施加在它们上面的各种外力(详见下页图)。因此,大多数木工接合须辅之以机械强化方面的设计,来抵御这些外力,木工接合工艺于是应运而生了。最简单的接合加固方式,如各类钉子、螺丝、条形榫、饼干榫和圆榫等,只需在工件上钻个孔并在接合部装入上述的木制或金属接合件。通常情况下,这些简单接合方式可以较好地满足结构及审美需求。但多数时候,家具等木工制作对接合强度及美观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对工件的接合部进行锯割之类的加工,加大施胶接合面,实现工件之间的更牢固咬合。如下图右侧所示的不贯通式及贯通式榫接,就是通过加大木料纵向纹理的胶合面,提高了工件直角接合的强度。比较来看,不贯通式榫接部分隐藏了工件接合部,贯通式榫接的榫头则贯穿了与其连接的工件,并可以在榫头端部嵌入小木楔,来进一步提高榫接强度。最好的木工接合需满足三方面要求:除了上述的提高机械强度、加大胶合面积以外,也须对木料自身的位移有一定的冗余度--即木料含水率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的膨胀或收缩。下面几页中将对木材吸水性、接合方式选择以及夹具选用等逐一加以介绍。作用于工件接合部的四种外力。

接合部的四种基本外力:张力、挤压力、纵向剪应力、扭曲力等。挤压力的作用会使工件接合部向内压紧,而张力的作用恰好相反。例如:以榫槽接合方式安装在箱体上的隔板,负重过大时,会对接合部产生张力;以平拼或搭接等方式接合的两个工件之间,会产生纵向剪应力;木材的弯曲或翘曲则会对接合部产生扭曲力,这也是工件接合部所要承受的却是最难应付的外力。

木材裁板方式及对应纹理

科学家们将木材定性为亲水性材料,也就是说,它会吸收周边环境中的水分。从一棵树被砍倒、锯成板材直到制成家具,木材的纤维细刨都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湿度变化,吸收或释放水分。对木工们来说,这个可以有,但后果很严重:木材吸收水分后会膨胀,排出水分时会收缩,由此产生的工件位移会让多数接合工作成果毁于一旦,例如,歪歪扭扭、只有三条腿着地的椅子,要用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拉开的门,以及呲牙冲你微微笑的相框等等。虽然木材的膨胀收缩运动不可避免,但其不良后果是可以规避的:了解木材的特性,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因应它的胀缩,从而制作出经久耐用、性能稳定的木工接合。年轮是绝大多数树种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你可以通过木料表面的年轮纹理分布方式,预测出随着外界湿度变化工件自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顺应年轮的木料与横跨年轮的木料相比,前者的胀缩幅度要大于后者。因此,原木裁板的方式对木料未来的收缩幅度发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样,也决定了木料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三维中,哪一方面所受影响最为显著。预测木料的胀缩运动。木材的收缩变形幅度并不一致,比较来看,按原木切线方向--平行于年轮--裁下的木料,与按原木轴心放射线方向裁下的木料相比,前者收缩变形幅度是后者的两倍。可以根据这种差异来判断随着含水率变化板材的弯曲变形情况。沿原木轴心放射线方向(或者以纵向四开锯法)裁下的木板,与平行于原木切线方向(或者平锯法)裁下的木板相比,在三个维度上均较后者更稳定、不易变形,这主要得益于其胀缩并没有贯穿板材的整个宽幅。以平锯法裁下的木板,会出现干缩翘边现象,严重时,这种轴、切两方向的不均匀干缩,会使本来方正的工件变成菱形,圆柱形工件变成椭圆形,

对原木进行锯裁的两种基本方式(包括了多种由此衍生的方式),其中一种最常用,称为平锯法,即平行于原木切线方向裁板(如左图上面那块板材);另一种不太常用,称为纵向四开锯法,也称平纹锯法,则是垂直于年轮纹路裁板(如左图下面那块板材)。即使上述两种裁板方式所用技术截然不同,但每一种方式总会裁出一些具备另一种方式下纹理特征的板材,例如,以平锯法从原木中心处裁下的木板,从表面纹理看,更像是用纵向四开锯法所裁的。以纵向四开锯法裁出的木板,其截面的年轮纹理垂直于木板大面,这种纹理排列方式使木板的三维稳定性较好、不容易变形。木材在年轮切线方向的胀缩变形大约是轴心放射线方向的两倍,因此,纵向四开锯法所裁木板的胀缩变形多集中于板材厚度方面,变形也很小。与之相比,

平锯法所裁木板在整个板宽幅度内,都会出现变形。以桌面为例,如以平锯法木板制作,其宽幅胀缩变形会多达2厘米以上,但如以四开锯法木板制作,根据不同树种,其变形仅为6毫米上下。我们可能无法控制家具的使用环境,但可以通过

选择不同的接合方式,来抵消木材自身的变形。要按年轮纹理安排好工件的朝向,使其发生胀缩时依然能够彼此贴合,例如,进行角部拼接的两工件的纹理应该彼此平行,这样,它们的胀缩相互协调,不易变形。同理,对以直角榫接来接合的两工件来说,其切面纹理朝向也要彼此配合对齐。

对纹理不规则的工件要特别留心,以做椅子腿的木方为例,如果从截面上看,贯穿其内部的木材纹理是斜向的,那么,这个椅子腿迟早会发生变形,并拖累椅子的整体框架也发生变形。

选择最适合的接合方式

理想的木工接合都力求在形式与功能之间达成完美平衡,即每一个接合部的设计应服从于家具的整体构思,同时,要能有效承受施加于其上的各种外力。接合方式的选择通常取决于接合部的功能以及它在家具中所处位置。以柜体板材的对角接合为

例,虽然有许多种接合方式可供选择,但由于此类部件的接合往往可从外面看得到(如抽屉),所以更适于用全隐燕尾榫或是直角多榫来接合。从家具的其他部件来看,可选的接合方式更有限了。例如,边框嵌板式柜门就只能选用闭口不贯通榫或半闭口不贯通榫来接合。又如,带圆柱形横撑的椅子则更适于采用圆柱形榫进行拼合组装。此外,选择什么样的接合方式与所用木料也有直接关系。本文后续章节中,将详细介绍各种接合方式,以及这些接合方式在实木、胶合板、刨花板等三种板材上的适用度(译者注:本来原文中用一表格对三种板材分别适用何种接合方式进行了对比,因考虑到国内精细木工大都专攻实木,且对国内市场销售的诸如刨花板,胶合板等板材,也实在没必要在上面搞个复杂的榫接什么的,因此决定,那张表格在此略去不译,见谅)。当然,如端边对接这样的简单接合方式,只要对接合部进行强化加固,可适用于任何材料(按一般经验,凡是涉及木料横截面的接合,都需要相应的加固措施)。对于无须额外加固的燕尾榫来说,只适用于实木接合。

 

关于木工接合的几个小贴士

  1. 要使用已经充分干燥、其含水率与日常周边环境大体相同的木材。不要使用新近刚裁好的板材,多数情况下,用这样的板材做出的家具组装好以后会干缩变形,麻烦多多啊。
  2. 在设计一件须承载重负荷的家具时,接合部或者接合部各组件要设计得大一些,以提高工件接合强度。例如,采用双榫接合方式可以将负荷分散到更大的接合面上,从而减轻外力对单榫接本身的压力。如果受家具设计上的某种局限而无法使用较大的接合,采用若干个较小的接合来分散负荷与压力,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3. 接合部各组件的尺寸比例要恰到好处,例如,榫接中的榫头如果过厚,会削弱与之配套的榫眼强度。
  4. 要根据木料的纹理走向来设计、加工、组合待接合的各工件,以此消减木材胀缩产生的位移。
  5. 加工接合部(如榫头)时,其长度方向应与木材纹理的走向一致。横截纹理的榫头是无法承受剪应力和扭曲力的。
  6. 对于类似燕尾榫类接合,为提高制作精确度,须先在一个工件上加工好榫头,再据其在另一个工件上划出榫尾轮廓线。
  7. 须借助于合适的测量和划线工具来设计工件的接合部,目测的结果十有八九是靠不住的。
  8. 必要时,须采用榫销、圆榫、饼干榫、条形榫等并施以木工胶来加大接合强度。

工件胶合

胶合工件接合部的接触面总共需要三步:仔细处理工件接触面、选准适合的木工胶并适量施用、工件施胶后以适用夹具固定好。首先,需用台刨或手刨处理工件接合面,要尽可能使之平整、光滑。粗糙接合面上的成百上千的微孔会导致胶合不均匀。同时,要保持工件接合面清洁,油迹、锯末等污垢无疑会降低粘接强度。而一些油性树种例如柚木和檀木中含有的某种精油成分对胶合过程有抑制作用,需在胶合前刨削一下接合面或试装一下接合部组件,就会去除大部分此类物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用的鱼胶和皮胶等木工胶是用有机物质制造的,而现代的一些木工胶则是化工合成的,其中,间苯二酚和环氧类胶通过化学反应凝结,白胶和黄胶通过其成分中稀释剂的蒸发实现凝结、胶合。多数木工胶会渗入木材内部,将木纤维胶合在一起,形成比木材自身更为牢固的接合。施胶时,要在两个待胶合工件的接合面上分别涂胶,在两个接合面上分别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木工胶,与仅在其中一个工件上涂上厚厚一层胶相比,前者效果要好的多。尽量不要把手指当做涂胶工具,一套不同尺寸的猪鬃胶刷基本上可以满足各类涂胶工作的需求。其他涂胶工具见下图。涂胶后,应立即用木工夹具固定工件,注意要选好夹具固定位置,以防工件出项凸起或凹陷。夹具固定可将工件接合部之间的胶挤压成均匀且极薄的一层,在胶干透之前,应保持夹具的固定状态。

简单对接

很显然,在用于拼接板材的各种接合方式中,简单对接是最简便易行的。将两块板材的边缘、端面或大面直接粘合在一起,也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对接合部进行加固强化,也许它不一定是最牢固的接合方式,但是对很多木工制作来说,譬如将较窄的板材拼接成宽板,或是组装柜体与框架等等,依然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简单对接方式的各部件之间没有紧固扣合设计,仅仅代之以胶合来实现接合强度,因此,接合的牢固度取决于接合部各组件之间的纹理排列方式。边边对接、面面对接等木材长纹方向的接合不必采用额外加固措施,而对于其它一些涉及横截面的对接方式,由于接合面较长纹面多

孔隙、有效胶合面积小,须进行加固处理。钉子和木螺丝可以用来加固接合部,但基于如下两点原因,细木工们一般不愿意这么做:一是需要额外工作来隐藏钉帽或螺丝帽,二是这两种加固方式用于横截面接合时的效果均逊于其它加固方式。当然,在桌子底部支撑框架上钻斜孔以固定桌面时,木螺丝也有其优势所在。

其它的大多数木工接合都是用圆榫、饼干榫或条形榫来加固的,即使工件接合部无须额外加固,也往往用它们来对齐接合部各组件。从这几种隐蔽式加固方式的制作看,虽然需要一些特殊加工技巧,但安装起来非常简单,可实现工件组装的快速高效以及接合部的牢固美观。也有个别的简单对接方式--如蝶形销接合--并没有被刻意设计成隐蔽式的,蝶形销有时会取材于与工件有一定反差的木料,在加固工件的同时,也起到了某种装饰性作用。这种双燕尾销或者说

蝶形销,会紧密扣合以边边接合方式拼接的两块板材。蝶形销的制作需要耐心细致,较耗时,不过,桌面制成品上一组扣合严密、外形美观的蝶形销也会令人感到赏心悦目的。最后一种美观与效能兼备的加固方式是用长螺杆对使用频率较高的诸如切菜板、工作台面、橱柜台面等进行接合加固。这种方式适用于板件的夹胶拼合,在室内湿度发生变化时,紧固螺杆可以

起到稳形作用。同时,本章也将逐一介绍圆榫、饼干榫和条形榫等的使用方法。上图为一个用于精确钻斜孔的商用辅助工具。

对接接合方式的种类

简单对接的操作方法

通常来说,很少能找到足够宽的板材直接用于桌面或柜体制作,找到足够厚的板材直接用于桌腿等工件制作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即使能找到这样的板材,也常常贵得离谱,于是,木工们只能采取将板材胶合在一起的方法来克服上述不利因素。较窄的板材被边对边地拼合成宽板,桌腿料也可通过板材的面对面拼合方式加工出来。这些待拼合板材的接合面要光滑、平整,并要采用合适的施胶和夹具紧固技巧,这样才会有牢固耐用的接合效果。实际上,对边边对接或面面对接方式而言,如果加工组装精细,将比木纤维本身的结合更为牢固。进行边边接合前,需对待拼合板材进行预排,这样,拼合后的板件大面才会更美观,由此造成一种幻觉,即这是一整块板材而不是几块拼合出来的。为避免拼合板件翘曲变形,多数木工们在拼合板材时,使相邻板材的横截面纹理曲线朝向相反,并用铅笔在各板材的横截面上标示出纹理曲线走向,以免搞错。上图:台刨等木工拼缝机械可以加工出平滑、笔直且均匀的板材边缘,这些板材夹胶拼合在一起,牢固耐用程度较整块原木板毫不逊色。

边边胶合对接

  1. 施胶。将两个轨道式夹具平置于工作台上,再将待拼合板材放在夹具上,必要时,可以使用多个轨道式夹具,间距60-90 厘米,以达到更佳固定效果。放置夹具时,须夹口朝上将轨道嵌入带槽夹具定位木方(用于定位夹具间距,可自制)的槽口内。接下来,对待拼合板材进行预排,一方面提高大面的美观度,另一方面确保相邻板材的横截面纹理曲线朝向相反。然后,用铅笔在预排好后的版面上划一个大三角形,用于稍后胶合时的重新定位。下一步,找两个至少与待拼合板材等长的木条,作为夹具与工件之间的护垫。施胶时,第一块板材大面朝下平放,其他板材侧缘朝上、三角形标识朝外立放于夹具轨道上。之后,在各板材边缘涂一薄层木工胶,用胶刷抹匀。
  2. 紧固夹具。将所有板材大面朝下平置于夹具轨道上,确认各板材横截面和三角形标识线均对齐。旋紧板材下方的轨道式夹具夹紧工件,在工件上方中线处再用另一轨道式夹具夹紧,紧固夹具是,应以各板材拼合处没有缝隙、且有木工胶从接缝处挤出为度。如果出现个别板材与相邻板材表面未对齐的情形,可用一只G形木工夹在接缝处压紧找齐(上图内嵌图)。G形夹与工件之间应衬木垫块及蜡纸,防止损伤工件表面或垫块与工件表面粘合。面面胶合对接将板材面对面对接时,待接合各板材的尺寸应留出冗余,这样,如胶合过程中出现板材滑动位移,也可进行后续刨削修正。面对面预排好各板材,注意相邻板材的横截面纹理曲线朝向相反,同时,侧边的颜色和纹路应尽量吻合,确保最佳的整体拼合效果。然后,在接合面涂木工胶,用G形夹固定。固定时,要从近板端处开始,以7-10 厘米的间距安放G 形夹,G 形夹与工件之间应衬木垫块,防止

损伤工件表面,稍微旋紧G 形夹夹合各板材。接下来,翻转工件,使已安放的G 形夹弓部朝下平放,在工件另一边再安放一排G 形夹。最后,逐一旋紧所有G 形夹,直至各板材之间无缝隙且有木工胶从接缝处挤出。

 

三种简单对接接合方式的夹固技巧

涉及横截面的对接。如下两图所示对接都涉及到横截面,因此请采用本章后文所述的圆榫、饼干榫或条形榫等对接合面进行额外加固处理。紧固方法:接合面涂胶后,用轨道式夹具固定。对于箱体式对接(左下图),要用轨道式夹具从侧边板端处加以固定,夹具轨道应靠紧工件表面,以保证接合处归方;对于框架式对接(右下图),将轨道式夹具平放在带槽夹具定位木方上,轨道嵌入定位木方槽口内,将待拼合板材大面朝向平稳置于夹具上,再施胶、夹紧,旋紧夹具时,要用手扶住板材确保接合平整方正。采用上述两种紧固方式,都须在夹具与工件之间衬木垫块以保护工件表面。

边面胶合对接的夹固方式。如右图,轨道式夹具的基本操作同上,不同的是,必要时要多用几个夹具,做到工件的“无缝”对接。

用通长螺杆加固简单对接。通长螺杆是加固工作台面板、厨房案板等胶合拼接工件的一种有效方式,不仅有助于对齐各拼接工件,也可以降低因季候性湿度变化导致工件变形或开裂现象。

在其中一块工件的接合面上标志出三个孔的位置,其中两个孔分别位于距工件两端几英寸,另外一个孔位于工件正中间,上述三个孔的圆心距工件两侧边的距离应相等。在台钻上安装钻头,其直径略大于螺杆直径。将该工件平放在钻台上,找两块平直木料,一块边缘置于工件侧边作为靠山,另一块置于工件前端作为挡块,调整工件位置,使钻头尖部正对一端孔的圆心,用夹具将靠山和挡块固定好。接下来,以这个钻位将各工件端部的孔逐一钻好后,调整挡板位置,逐一完成各工件中间孔的钻孔工作。对位于最外侧的两工件上的孔应做沉孔处理,以容纳螺母。然后,在三条通长螺杆的一端分别拧入一个螺母,再用锤子和钉冲将螺杆此端面敲扁(防止螺母松脱)。将各工件在工作台上预排好,在结合面施胶并用胶刷涂均,压合各工件,保持各工件横截面对齐,将三条螺杆加装垫圈后分别穿入工件孔内,预紧螺母,并用轨道式夹具固定。最后,旋紧所有螺母。

用圆榫加固简单对接

  1. 榫孔定位划线。如同前文边边接合一节所述,将待接合各工件侧边朝下(立放)在轨道式夹具上预排好,端部对齐。首先,横跨各工件侧边划三条线,其中两条位于距板端10 厘米处,另一条位于正中间。然后,调整刀式划线器,使划线间距恰好等于工件的二分之一厚度,再用划线器逐一在各工件侧边需钻孔处划一短线,该短线与最初所划的横跨线相交,即可精确定位各榫孔的圆心。如果工件较长,则可以增加工件边缘的榫孔数量。
  2. 钻榫孔。为防止安装圆榫时工件边缘劈裂,应选用那些侧面带细凹槽的圆榫,并且圆榫直径也不能超过工件板材厚度的一半。下一步,将与圆榫等径的木工钻头装入台钻夹头,设定钻孔深度为圆榫长度的二分之一再加1.5 毫米。之后,在台钻工作台上用夹具固定好一个靠山,用于保持工件侧边垂直于钻头。最后,工件贴紧靠山,对准榫孔圆心进行钻孔,以此类推,逐一完成各工件的钻孔作业。
  3. 用榫孔定心器确定

相邻工件的圆榫钻孔位置。将榫孔定心器(译者注:很简单,可用细金属棒磨制,与圆榫等径,一头有尖峰)圆柱侧放入各工件一侧边上已钻好的孔内,然后,预排工件,确认各板材横截面和三角形标识线均对齐后,从外侧边施加压力,将工件边缘压在一起,这是,定心器的尖峰会在相邻工件的侧边上留下刺出标识点,对准该点钻榫孔,即可实现相邻工件的精确对接。

  1. 胶合各工件。如同前文所述的边边对接那样,将各工件在轨道式夹具上排好,在工件待接合边缘涂上一层薄且均匀的木工胶。同时,用细木棒在每个榫孔底部点些胶,注意不要直接在圆榫上涂胶,那样会导致圆榫膨胀。接下来,在工件一侧边的榫孔内插入圆榫,并用锤子轻敲到位,要避免重击,以防工件劈裂。最后,旋紧夹具(译者注:方法参照前文)夹合工件。

小贴士:大家知道,在端面对接方式中,直接在木材横截面上拧入螺丝的固定效果并不好(译者注:好像俗称抓不住钉,看来还是用大白话好懂一些,可惜本人不是一个好木工,很多约定俗称的说法都不知道),这时,可采用右图的处理方法来加固端面对接,在工件侧边钻一个榫孔,该孔距截面1.5厘米左右,孔内施胶后插入圆榫。木工胶干后,用螺丝穿透相邻工件拧入圆榫侧面,即可起到加固作用。

自制中心钻孔定位模具

这个简单自制模具可以辅助进行板面或板边进行中心定位钻孔。材料:45厘米长、5厘米见方的木方一条作为模具臂,另金属套管一个。做法:在模具臂的上标示出中心点,以该点为圆心,用与金属套管外径相同的钻头在模具臂上钻一个通孔(译者注:也可用稍细一点点的钻头,以确保套管安装牢固),再将金属套管安放在孔内。套管的内径应比你打算用此模具钻的孔径稍大一点点。然后,翻转模具臂,在另一面划一条纵长中心线,并在据模具臂两端面2.5厘米处各划一短横线与中心性相交。接下来,用9.5MM钻头在交点处钻孔,深度约为模具臂厚度一半,在孔内少量施胶后,插入圆榫。注意圆榫应突出模具臂表面至少1厘米,便于卡住工件。模具使用方法:将模具平置于待钻中心孔的工件表面,两个圆榫突出部分应分别紧贴工件两侧面,钻头探入套管钻孔即可。

  1. 用铅笔标出开槽定位线。预排待接合各工件,并用铅笔在大面上划一个大三角形(译者注:便于工件重排定位)。如图,在板材接缝处,每隔20 厘米左右,用铅笔划一条开榫定位线,两端的定位线与板端的距离应至少在5 厘米以上(译者注:虽然没用过开榫机,但据此估计其锯片直径应该是80-100 毫米的,呵呵,多思考、从已知条件推演未知事物,总是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
  2. 切割榫槽。根据所用饼干榫的尺寸,设置开榫机锯片深度,同时,调整靠山高度,使所开榫槽恰好位于工

件侧边中线上。之后,将靠山置于工件上部,使靠山中间的标线与开榫定位线对齐。最后,启动开榫机完成榫槽切割。对于较薄的工件,为防止开榫机底面可能会碰到工作台面而发生偏离,进而影响到榫槽位置的精确度,在放置工件时,其边缘应探出工作台边缘。

  1. 安放饼干榫并胶合工件。所有榫槽均切割完毕后,在轨道式夹具上重排各工件,最后一块工件大面朝上平放,其余侧边朝上立放,在结合面及榫槽内施胶,插入饼干榫(如果工件较长,最好涂完胶后,再插入饼干榫,防止先行插入的饼干榫遇胶膨胀,导致工件无法顺利拼接到位)。右图所示的瓶子是专门用于榫槽施胶的,如果你使用的是普通胶瓶,可以用一根细木棒辅助施胶。施胶要均匀,施胶后,要迅速完成工件对接,以防饼干榫在拼接之前膨胀。最后,旋紧轨道式夹具完成工件拼接。
  2. 用斜孔螺丝加固简单对接
  3. 简介。斜孔螺丝加固方式常用于在桌子的横撑板上固定桌面。通过在横撑板侧面钻斜孔,既避免了在7-10 厘米宽的横撑板侧边钻通孔的麻烦,也隐蔽了螺丝帽。有很多现成的斜孔钻削辅助模具,左图为其中一种,该模具自带快速夹用于固定工件,斜孔套管用于引导下钻角度,组合式钻头可以同步完成螺丝孔的钻削,以及对孔上缘做沉孔处理以容纳螺丝帽。此外,钻头上还装有钻深截止环,用于精确控制钻孔深度。
  4. 将横撑安装到桌面底部。用手电钻与市售斜孔钻削辅助模具配合,在桌子横撑上钻斜孔。或者,也可以采用台钻与自制斜孔钻削辅助模具配合来钻孔。孔间距应大于10 厘米。如果你用的是组合钻头,可一次完成钻削及沉孔操作。否则,需分两步进行钻孔:先用直径略大于螺丝帽的钻头在工件上钻出足以容纳螺丝帽的凹窝,再用直径略大于螺丝杆的钻头钻穿工件。完成钻孔后,将桌面大面朝下平置于工作台上,在其底面上划出横撑板定位线,然后,将一块横撑板对齐划线,用螺丝顺斜孔将其固定在桌面底面上。重复该过程,将其它横撑依次固定好。

自制斜孔钻削辅助模具用台钻来钻斜孔时,可使用自制的斜孔钻削辅助模具。所需材料:该18MM 厚度的胶合板以及两块实木方,按右图尺寸切割加工个组件。组装:用螺丝将支架宽版与窄板固定呈“L”型固定在一起。在两个支架座木方上分别锯出直角槽,使得支架在槽中安放好后,其宽板表面与垂线的夹角为15 度,再用螺丝将支架固定到模具底座上。模具用法:把模具安放在台钻工作台上,拟钻孔工件置于模具V型槽中,参照前页的两步钻削方法,先后用粗细两种直径的钻头钻孔。启动电钻之前,先要放低钻头,调整模具位置,使钻头中心对准工件底边中线,如左下图。再用夹具固定模具。钻削过程中,工件应始终靠紧模具。轻缓下压钻头,当较粗的钻头已在工件上钻出足以容纳螺丝帽的凹窝时,即停钻。换上较细钻头继续钻穿工件。

用条形榫加固简单对接锯割榫槽及嵌入条形榫。在一块待接合工件的侧边上划开槽线,宽度与条形榫厚度相同。在台锯上安装与榫槽等宽的开槽锯片,设置好锯割深度。调整台锯靠山,使锯片对齐划线,再用羽状弹性压板(可自制。必要时,可在该压板下部安放木垫板,以便其作用于工件中部,改善压合效果)使工件贴紧靠山,启动台锯,进行榫槽锯割。如果工件较窄,须使用推料棒(可自制)!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其它待接合工件的榫槽锯割。最后,施胶并用木工夹具固定待胶干。

用蝶形销加固简单对接

蝶形销也称双燕尾榫,主要用于板材拼接加固。制作蝶形销的硬木木料如果与待接合工件有一定反差,会增加接合部

的装饰性效果。虽然可以采用好几种不同方式来加工榫销及榫槽,但是,本文仅介绍其中一种较流行的做法,即用台锯加工榫销,用木工雕刻机来加工榫槽。用蝶形销对边边胶合工件进行加固:1.加工榫销。若打算一次加工出若干个榫销,可以这样做:首先,在一块木方的横截面上划出双燕尾榫销的轮廓线,注意应使木料纹理顺着榫销的纵长方向分布。然后,调整锯片台锯锯片角度,使之与台面成80 度角,调整靠山,使锯片对齐木方横截面的一条轮廓线,用下部垫有木板的羽状弹性压板压紧木方,启动台锯进行锯割(须使用推料棒!)。照此方式,在木方两侧面上完成四次纵向锯割后,木方的横截面被加工成蝶形(左下图),再用木工带锯机把它横截成若干个等厚蝶形榫销。

  1. 加工榫槽。用雕刻机铣切榫槽要用到雕刻机模板以及柄部带轴承的直刀。雕刻机模板可用胶合板自制(译者注:此模

板只适用于带轴承直刀),具体做法是:将一个已加工好的榫销平压在一块大小合适的多层胶合板上,在胶合板表面划出其轮廓线,用马刀锯(译者注:细木工板+手动曲线锯+砂纸也成啊)沿划线锯割成形。然后,如右下图,在模板表面用铅笔划出十字参照线,同样,在已胶合工件表面也划上一条垂直于胶合接缝的参照线,该线与工件拼缝线构成另一个十字参照线。下一步,对齐两个十字参照线,将模板及工件用夹具固定好,雕刻机沿模板铣削工件,铣削深度应与榫销厚度相同,并用木工凿修整铣好的榫槽。最后,在榫槽内涂胶并安放榫销,用一条形废木板横跨工件压在榫销上部,并以夹具固定待胶干。

斜角对接方式

可以说,斜角对接是木工们最常用的一种接合方式。由于这种接合方式可以隐蔽工件横截面,所以建筑工人们常用它来装饰门窗,家具制作者们则用它来完成柜体或相框的对角拼接。即使框架和柜体的接合以90度直角居多,但实际上,斜面对接几乎适用于任何角度的接合,只须遵循如下基本规则,即:待接合两工件中每个工件接合部的角度都恰好为柜体或框架成品角度的一半,也就是说,要对两工件进行90度直角对接,那么就把每个工件接合部的角度均加工成45度角;要对两工件进行45度对接,那么就把每个工件接合部的角度均加工成22.5度角。凡此种种,原理相通,加工简易。斜角对接分为两种:斜面对接和斜边对接。斜面对接是在待接合工件上横截出斜面进行接合,常用于框架或板式构件的饰面或横撑的接合。斜边对接则是将待接合工件的边缘或端部加工成斜面进行接合,所以斜边对接也称为端斜角或边斜角对接。由于斜边对接可以隐蔽接合面,所以在胶合板接合中得以广泛应用。木工们之所以喜欢使用斜角对接,不仅仅因为它具有整洁明快的接缝线,更是由于它比别的简单对接方式具有更大的接合面和接合强度。然而,对于涉及到横截面的斜角对接,还是有必要采用条形榫、圆榫、饼干榫或贴板等方式进行加固处理。其中,在接合面榫槽内嵌入条形榫并胶合的加固方式较常用,这很大程度得益于其牢固耐用的接合效果,尽管这种加固设计的初衷也许就像斜肩榫片一样,除了实际效用之外,其装饰作用也不可小觑。

顾名思义,斜角对接中所涉及的各种角度给工件的对齐组装工作带来了麻烦,为实现严丝合缝的对接,在切实保证工件接合部加工精度的同时,也有必要借助于后文所述的特殊夹具和辅助模具来提高拼接胶合工效。无论是否进行加固处理,精确的斜角对接取决于精确的切割加工工艺,本文第32页所示台锯辅助模具就是为此目的而设计的。然而,不论你使用的是台锯、悬臂圆锯(Radial Arm Saw),还是手动夹背锯配合斜切模具进行工件切割加工,均需仔细测量、精准调试,这样才能做出牢固、美观、保用数年的木工接合。

斜角对接种类

斜角对接辅助模具及夹具

斜角对接的锯割加工

要尽量抵制(不借助于任何辅助器具)徒手锯割工件斜角的诱惑,因为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偏差,都会导致接合部出现缝隙,进而影响到成品的美观度和牢固度。要在工件上锯割出标准的45度角,可用组合角尺预设你的台锯或悬臂圆锯的锯割角度,或者,也可以用夹背锯与斜切模具配合来完成锯割。要锯割其它角度的斜边或斜面,则应使用木工活动角度和量角器来预设电锯锯割角度。锯割工件前,要用一块废料试锯,并检查锯割效果。注意,斜切模具会随着使用磨损,导锯槽会变宽或走形,从而导致工件接合效果很糟糕,这时,采取如下方法可以得到满意的锯割效果:将两个待接合工件中的一个大面朝上进行锯割,而另一边大面朝下进行锯割,这样可以确保精确接合。自制斜切模具。模具制作方法:加工三块38厘米长的实木板或18毫米厚的多层胶合板,分别作为模具的底座及前后导锯板。底座要尽可能宽些,以容纳较宽的工件(译者注:也应兼顾手锯的长度哦)。下料前要规划好前后导锯板的宽度,组装后的斜切模具的内槽深度应与手锯宽度相匹配,即内槽深度应比手锯锯齿至夹背的距离短1厘米左右。前导锯板应比后导锯板宽2.5厘米,以在斜切模具下部前缘形成一个檐口。用木螺丝将前后导锯板组装到底座上,其上边缘应齐平。然后,用组合角尺在模具上边缘划线标示导锯槽位置:在距模具一端7.5厘米处,设计一个90度导锯槽;在距模具另一端7.5厘米处,设计一个45度导锯槽;在上两槽之间,再设计一个反向45度导锯槽。接下来,用夹背手锯沿划线锯割,下锯之前,可对齐导锯槽划线在导锯板的任何一侧用夹具固定一块归方的废料,用来临时引导下锯方向。模具使用方法:先将模具的底部檐口夹入木工台钳固定好,工件放入模具内槽,工件上所划锯线对齐相应的导锯槽,并用夹具把工件固定在后导锯板上。启锯时,要先向自己方向轻拉几次锯片,形成锯口后再采取推拉姿势继续完成锯割。

 

斜面对接

相框角部接合通常采取斜面对接方式,既可隐蔽工件横截面,又可将视线引向相框中部的照片区域,可谓一举两得。加工操作方法如下:

  1. 锯割斜角。可用右上图的斜切锯来完成斜角锯割作业。转动锯台,设定所需的锯割角度,用量角器复核角度。抬升手锯,将工件紧贴靠山平置于锯台上,手锯对齐锯线进行锯割。
  2. 用夹具固定接合部。在两工件接合面上施胶,放入角夹上对齐接缝,交替旋紧角夹上的两个螺丝,直到固定牢固为止。此例中,用的是

4 只角夹来分别夹合固定相框的四个角。

自制台锯用斜切辅助模具在较长、较宽或较重的工件上锯割斜角无疑是件头疼事儿,有了右图的自制斜

切模具,事情会变得更加轻松。该模具各部分尺寸详见

图示。

制作方法:1. 用硬木制作做两个64厘米长与台锯滑轨槽等宽的滑轨。在两个滑轨上各钻一排螺丝孔,两端的孔距离滑轨端截面8厘米左右,其余孔距约15厘米。

  1. 将滑轨放入台锯滑轨槽,

其后端悬出台锯工作台20厘米左右,然后,将模具底座安放到滑轨上(在此之前要把锯片缩回到台面下方),确认其前后端与滑轨成直角,且后端面与悬出工作台的滑轨端面对齐,随后用木螺丝从下方穿过螺丝孔,将滑轨固定到模具底面上(螺丝需做沉孔处理)。3. 沿滑轨推动模具底座,使模具底面从台锯工作台的另一侧悬出台面,在其余的螺丝孔内插入木螺丝并拧入模具底面固定好。4. 在模具底座后边缘处安装后撑板,使它相对于两滑轨居中。接下来,升起锯片,启动台锯,沿滑轨推动模具,使锯片锯穿后撑板下部,并在模具底座上锯出一个占底座总长四分之三的锯口,之

后,关闭台锯电源并将锯片缩回台面下方。

  1. 在模具底座上安装靠山及前撑板,两个靠山之间应成90度角,且相对于底座锯口对称。调整好安装位置后,用木螺丝固定到位。
  2. 在前后撑板上缘安装加固板,并用螺栓及蝶形螺母加垫片固定有机玻璃护板。使用方法:1. 沿滑轨自前向后推动模具,直到锯片进入锯口内。2. 将一个待接

合工件的侧边靠紧模具左翼靠山,工件上的锯线与锯口对齐后,紧贴工件后端放置一挡块,并用夹具将挡块固定到靠山上。3.进行斜角锯割时,工件须靠紧靠山及挡块。4. 重复上述过程,使用模具的右翼靠山对与之配套的工件进行斜角锯割。

拼缝扣合对接

拼缝扣合对接的加工方法。将一个工件的端部锯成45 度角斜面,形成弯曲轮廓线。然后,把该工件曲面向上平置于工作台上,用夹具内衬木垫块固定好。在手动曲线锯上加装窄锯条,注意锯齿的齿尖应朝向手柄,并采取拉锯锯姿。接下来,用曲线锯沿着弯曲轮廓线进行精细锯割,锯条应自始至终垂直于工件。曲线下方的木料可稍稍多锯掉一点,使锯后截面下部内凹,这样,仅工件前沿部分与另一工件表面接触,确保拼接严丝合缝。如果出现卡锯现象,可随时做出调整,转朝废料方向下锯,去掉小块废料。锯割完成后,试拼合两工件,遇有拼合不规整的地方,可以用木工锉或是用细圆木棍外裹细目砂纸对横截面进行局面打磨。

用条形榫加固斜面对接

用雕刻机加工条形榫槽。首先,在各待接合工件上加工出45 度角斜

端面。接着,将装有开槽刀头的雕刻机倒装于工作台下,调整靠山位置,使之与刀杆成一条直线。然后,把工件平放在雕刻机工作台上,调整刀头上下位置,使刃口在工件边缘上居中,启动雕刻机在工件斜端面上开槽。开槽时,须使用角度推把向前推料,工件侧面边要贴紧角度推把工作面,斜端面贴紧靠山。(也可以用直刀来开条形榫槽,这时,工件待开槽斜端面应朝下贴紧工作台面,工件侧面贴紧靠山)。按上述步骤,加工完所有工件的榫槽后,再进行榫条加工,注意,榫条宽度应等于两倍榫槽深度减去0.8 毫米(留出冗余空间以容纳多余木工胶)。最后,依照本文第

32 页上的做法胶合工件。

用斜肩榫片加固斜面对接

  1. 制作斜肩榫槽专用模具。左图所示模具用于在台锯上锯割斜肩榫槽。该模具立放骑跨在台锯靠山上,令斜面对接框架的角部垂直于锯片以完成斜肩榫槽锯割。模具座和夹板可用18 毫米厚胶合板制作,靠山用2.5CM*5CM 木方制作。模具座、夹板和间隔板均为30CM 长,其中模具座宽13CM。(间隔板宽度及夹板厚度根据台锯靠山尺寸来确定),各组件之间以木螺丝固定。然后,依次将间隔板固定到模具座上,夹板固定到间隔板上,模具骑跨安放于台锯靠山上时,应滑动自如无滞涩感。接下来,根据图示用木方制作模具靠山,其端面为45 度斜切,两内边之间夹角为90 度。最后,在模具座上安装木垫块,夹钳固定在木垫块上。注意:组装时,螺丝固定位置应远离模具下端(靠近锯片的部位),以防被锯片锯到。
  2. 用该模具辅助锯割斜

肩榫槽。如右图,模具骑跨安放于台锯靠山顶部,调整好靠山位置,启动电锯,滑动模具,使锯片在模具靠山下部的斜端面正中开出一个锯口。然后,关掉电锯,从靠山上取下模具,将已完成斜面胶合的相框置于模具座上,相框侧边贴紧模具靠山,用夹钳固定相框,再将模具放回到台锯靠山顶部,滑动模具锯割榫槽。接下来,按照榫槽宽度切割制作三角形榫片,之后在榫槽内施胶,插入榫片。待胶干透后,削去榫片突出工件表面的多余部分,打磨平整。条形榫加固斜边接合用台锯锯割工件45 度角斜边。调整锯片角度为45 度,锯齿不要朝向靠山。再按照工件宽度调整台锯靠山位置。确定锯割宽度。抬起分料刀,以避免锯割时出现卡锯和工件反冲现象。锯割时,要使用推料板向前送料。(译者注:这个绝对要有,绝对不可以忽视)。左图显示的是在工件侧边加工斜面,如果想用此台锯在工件端面上锯割出斜面,可调大靠山与锯片间距,并用角度推把辅助向前送料锯割即可,其余设置同上。在45 度斜面上锯割榫槽。在台锯上安装开槽锯片(Dado Blade),调整锯片角度为45 度,锯深略大于榫条设计宽度的一半,锯口应靠近斜面的钝角边,以防锯穿工件斜面。其余操作同第一步。

用雕刻机在斜面上铣削条形榫槽。你也可以在雕刻机上加装随机附带的导板,并用

它在斜面上铣出条形榫槽。具体操作方法:待接合两工件斜面向外、端部及侧边对齐,如图在木工台钳上固定好。在雕刻机上安装直刀,其铣削厚度应与设计的条形榫厚度相同。设定进刀深度,要略大于榫条宽度的一半。

在雕刻机上安装导板并设定好于刀头的间距。使得榫槽更靠近斜面的钝角边。铣槽时,雕刻机底面要平贴待铣

槽工件的斜面,导板则贴紧另一工件的斜面。

搭接榫、搭口榫、齿槽及槽榫接合本章所要介绍的三十多种木工接合方式覆盖了从箱柜制作到框架及门体拼接等各类用途。该系列接合方式除了用途广泛以外,还有一个共同优点:简洁耐用。不仅如此,这些接合方式中的绝大多数都可以用电动或手动工件以几种不同方法来加工制作。以槽榫的开槽为例,可以用雕刻机、台锯或是悬臂锯来做,也可以先用手锯再用木工凿来开槽。当然,传统木工借助于电动工具,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所有木工接合方式中,本章最先要介绍的搭接接合方式也许算得上是最简单的一种。物如其名,搭接就是把一块木材放到另一块上,并以一定角度固定在一起。

原始朴素型的搭接方式既不美观也不结实,但是,如果先在两个搭接工件上各开一个榫槽或仅在其中一个上开榫槽,再将两个结合面毫无缝隙地扣合在一起,这样的搭接就变得牢固、雅观多了,也具有更大的长木纹胶合面,除非有抗张力需求,否则基本不必进行额外的加固处理。本章要介绍的第二组接合方式称为搭口榫,频繁用于箱柜或抽屉角部接合,不常用于工件的边

部接合。还有一些变异的搭口榫,如半闭单槽搭口榫、斜颊双槽搭口榫等,可以隐蔽工件的端截面。不过也需提请注意:所有涉及端截面的接合方式均要求以圆榫、螺丝或者贴板等方式进行加固。第三组接合方式称为齿槽式接合,常用于板材的边边拼接。这种接合方式可以选择胶合,也可以选择无胶拼接,以应对当木材含水率随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产生的胀缩位移。

最后一组接合方式称为槽榫(如上图),它们简单适用,常用于安装隔板或组装抽屉,也可加工成燕尾榫形式,实现工件的自锁合。

端部直角半槽搭接榫制作方法

  1. 锯榫肩(右上图)。

用台锯加工搭接半槽时,要先锯榫肩,再锯榫颊。首先,在工件边缘划出榫宽线和榫深线,然后,在台锯上装好横截锯片,锯割深度设定为工件厚度的一半。下一步,调整台锯靠山,工件端部抵住靠山,使槽宽线对齐锯片,并用角度推把辅助进料,完成榫肩锯割。(译者注:那个木挡块是用于工件端部定位的,属于鸡肋)

  1. 锯榫颊(左图)。可借助于市售的榫头锯割辅助模具完成锯割(参照随机附带的使用说明)。略译(译者注:原文中有不少不厌其烦的车轱辘话,为避免大家由于读本译文时倍感索然无味并有可能从此失去坚持作为木工爱好者中一份子的动力与情一次为借口置其它木友劝说于脑后坚持金盆洗手(先喘口气儿),在图示非常明确的前提下,此类车轱辘话后文尽量略译)。

十字半槽搭接榫制作方法

用雕刻机和自制模具加工十字半槽搭接榫。(译者注:这个雕刻机用自制辅助模具设计不好,只能用于等宽的工件,且无法调整宽度,在加工量较小的情况下,不建议费时费力费料去自制该模具)。注意,先在一块废木料试铣,以在模具底座上洗出定位槽,这样边缘对工件定位。然后,在工件上划好榫肩线,雕刻机预装直刀并预设好铣深,榫肩线对齐定位槽边线。最后,以夹具固定好模具及工件后用雕刻机完成铣削作业。

半隐半槽搭接榫制作方法

  1. 用台锯加工榫头。在一个待接合工件的端部划好榫肩线,根据榫头长度调整电锯靠山,电锯上安装开槽锯片(Dado),并将锯深调整为工件厚度的一半。然后,启动电锯,从工件端部开始,可数次下锯剔除废料,最后一次下锯时,工件端截面应紧贴靠山。
  2. 加工榫槽。可用一胶合板

自制模板来辅助铣槽。模板制作方法:首先,将刚才加工好的榫头轮廓转划在多层胶合板上,然后用带锯、马刀锯或曲线沿该轮廓线锯下中间废料,最后,用沉头螺丝将一靠山固定到模板有缺口一侧,至此模板制作宣告完成。模板使用方法:将模板用夹具固定在工作台上,其豁口边缘对齐工件上的榫槽划线,雕刻机预装带轴承直刀,铣深调节为工件厚度的一半加上模板厚度。然后,铣刀轴承紧贴模板豁口边缘,用雕刻机沿顺时针方向(与铣刀旋转方向相反)铣去榫槽废料。最后,用凿子清角。

50

斜角交叉半槽搭接榫制作方法

  1. 半槽加工。首先,在待接合工件表面按所需角度划出榫槽肩线。可用悬臂电锯、台锯、雕刻机来完成榫槽加工,也可以如本节所演示的,用手锯配合斜切模具来进行榫槽加工:将工件平置于斜切模具上,边缘紧贴靠山。调整模具,使锯片对齐工件上的榫槽肩线,锁定锯片角度。接下来,再调整锯割深度为工件厚度的一半。锯割时,先在榫槽两肩线处开出锯口,然后,在这两锯口之间,再锯出若干锯口。
  2. 用凿子削除榫槽中的废料。将工件大面朝上用夹具固定在工作台上,夹具与工件之间夹垫木块以保护工件。然后,水平握凿,凿体斜面朝上,锤击凿柄以清除榫槽中的废料。待废料大部清除之后,再对半槽的底面进行铲削,直至平整光滑。

燕尾半槽搭接榫制作方法

榫槽与榫头的加工制作方法。首先,在一个工件上加工出端部直角半榫的榫头(制作方法详见见本文第47 页),然后,

在榫颊上划线,并用带锯将榫头锯割成所学的燕尾形状。如果工件为硬木,榫头侧肩宽度与榫头长度的比例为1:8;如果工件为软木,该比例为1:6即可。燕尾榫头做好后,以其为模板,在另一工件上划出榫槽线,划线是,榫肩应紧贴另一工件侧边。之后,可用雕刻机与模板配合(详见第49 页),或是用台锯、悬臂电锯或斜切辅具(详见第50 页)锯割加工榫槽,槽深应恰好为工件厚度的一半。

窗棂半槽搭接榫制作方法

窗棂半槽搭接榫的加工制作总共分三大步,第一步,对窗棂木条进行塑形加工(右图);第二步,在窗棂木条上开边槽,以便将玻璃用细木线固定于其中(步骤2);第三步,窗棂木条上加工出半槽搭接榫(步骤3-5)。具体如下:

步骤1. 窗棂木条的塑形加工。将预装带轴承圆底刀的雕刻机倒装于工作台下,工作台靠山与铣刀轴承边缘齐平。窗棂木条的宽度应适宜,这样,在其两边做完塑形铣削后,中间可恰好形成6.3毫米(四分之一英寸)宽的凸楞。用雕刻机铣削时,应该用三块羽状压板辅助进料其中一块夹固在工作台面上,另两块分别夹固在雕刻机工作台的前后靠山上(右图中,为便于清晰演示,出料端的羽状压板已被取掉)。用手向前推料铣削,当手指端快要接近雕刻机刀头时,续上下一条窗棂木条(同时也起到辅助推料作用),或者,也可从出料端拉动窗棂木条完成铣削。重复上述过程,对窗棂木条的另一侧边进行塑形铣削。此外,要多加工出一条窗棂木条,用于在下面的步骤3 中设定台锯锯片的锯割深度。

步骤2. 在窗棂木条上开边槽。在台锯上预装开槽锯片(Dado),锯片厚度要略大于槽宽。注意:要先计算好边槽的宽度,窗棂木条两侧边槽开好后,中间的企口宽度应大于6.3 毫米(四分之一英寸)。在雕刻机工作台原有靠山上,加装一个木制辅助靠山。在辅助靠山侧面划出边槽槽深标识线--边槽深度应等于平板玻璃厚度与固定玻璃所用细木线厚度之和。然后,调整靠山位置,使木制辅助靠山部分下缘位于开槽锯片上部(此时锯片应缩回工作台下)。启动台锯,并慢慢抬升锯片,在木制辅助靠山侧下缘锯出一个弧形槽,注意:锯至槽深标识线时,停止锯片抬升动作,关掉台锯。接下来,在窗棂木条的前端划出边槽槽宽线,其中一条线对齐开槽锯片外刃口,以此位置为参照,调整靠山使其紧贴窗棂木条,安装好步骤1 中所述的三块羽状压板,必要时,可用一木方顶在台面羽状压板的侧方,为羽状压板以提供额外支撑力(注意:出于演示需要,右图中出料端的羽状压板已被取掉)。用手向前推料开槽,当手指端快要接近锯片时,续上下一条窗棂木条。在对最后一条窗棂木条开槽并接近其尾部时,可从出料端拉动木条完成开槽。

步骤3. 用台锯锯割榫槽槽肩。从台锯

上卸下开槽锯片,换上细齿横截锯片,将锯割角度调整为45 度。在台锯角度推把上加装一个木制长靠山。接下来设定锯片的锯割深度,具体:将步骤1 中多加工出来的那个窗棂木条侧缘朝下平置于工作台上,企口紧贴长靠山,调整锯片高度,使锯片上端与凸楞下侧面处于同一水平面,然后,启动台锯进行试锯,如效果不理想,可反复调整锯片高度并试锯,直至锯片刚好在凸楞下侧面形成划痕为止。接下来,在待接合窗棂木条上划出45 度角榫槽线,榫槽最宽处应与窗棂木条的宽度一致。锯割榫槽时,将窗棂木条侧边朝下平置于台锯工作台上,企口贴紧长靠山,锯片对齐划线,在其尾端加一定位档块并以夹具固定在长靠山上(便于批量锯割榫槽时进行定位)。之后,用夹具将窗棂木条固定在长靠山上,启动台锯锯割榫槽,推料时要用手压紧木条。最后,翻转木条,完成另一侧榫槽锯割。重复上述过程,在木条两侧均锯出V 形锯口。

步骤4. 清理V形锯口。待所有的锯割

工作完成后,需用窄木工凿铲削掉V形锯口中的废料。榫槽底面宽度应与窗

棂木条凸楞宽度一致。铲削时要注意握凿姿势,凿体斜面向上将V形榫槽底面光滑平整,同时,要控制力度,防止木条崩边或断裂。步骤5. 锯割搭接半槽。台锯换装开槽锯片(Dado),调节锯片厚度至与窗棂木条凸楞等宽,锯深为窗棂木条厚度的一半。为实现半槽搭接,需在一个窗棂木条的底面开半槽,在另一个与其搭接的窗棂木条的顶面开半槽。开槽时,将窗棂木条平置于台锯工作台上,窗棂木条V 形槽中部要对准锯片,木条侧边要贴紧长靠山。

55单槽搭口榫制作方法

用雕刻机开槽。可使用带轴承开槽刀或者用不带轴承直刀辅之以导板进行开槽作业,无论使用什么样的铣刀,均须用夹具把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使用不带轴承直刀时,先在工件上划出槽宽线,铣刀边缘对齐该线。将导板平置于工件表面,确认其边缘贴紧雕刻机底座并且应与工件边缘平行,用夹具固定好,铣削时,雕刻机底座边缘应靠紧导板。使用带轴承开槽刀时,需根据槽口宽度选用铣刀,开槽时,双手应紧握雕刻机,铣刀轴承贴紧工件边缘进行铣削作业。也可以如下图用台锯安装开槽锯片来进行开槽作业(译者注:翻译略,操作方法请见前文描述)

半闭单槽搭口榫制作方法

用雕刻机加工半闭单槽搭口榫。可以采用手持雕刻机或者倒装雕刻机在工作台下两种方法进行榫槽加工。无论采用哪

种方式,铣削后均须用凿子在锯割线处进行清角归方处理。倒装雕刻机方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在雕刻机上预装直刀,设定好铣削深度,并根据所需槽宽将靠山调节至合适位置。之后,在靠山上划一条基准线,用于标示铣刀的刀口位置。接下来,启动雕刻机,工件贴紧靠山送料铣削榫槽,当工件上的锯割线对齐基准线时,即停止送料并挪开工件。手持雕刻机方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将工件夹固在工作台上,并在雕刻机上预装带轴承开槽刀。然后,将雕刻机平置于工件上,使铣刀刀口对齐锯割线,并用一木挡块贴紧雕刻机底座侧边起定位作用。然后,手持雕刻机,以工件边缘为起点铣削榫槽,铣刀轴承要一直紧贴工件边缘,当雕刻机底座触及木挡块时,停止铣削。

斜颊双槽搭口榫制作方法

用台锯加工斜颊双槽搭口榫。首先,在两个待接合工件端部加工出榫槽,槽深相同--均为工件厚度的三分之二左右,一

工件上的槽宽应与工件厚度相等,另一工件的槽宽应等于上一工件开槽所形成的凸缘厚度。然后,在两工件的凸缘侧面上划出45 度角斜边锯割线,将台锯锯片也调整为45 度角,调整锯深以确保锯片可以锯穿工件凸缘。下一步,在台锯推把上加装木制长靠山,启动台锯,在长靠山上锯出一个锯口作为锯割工件凸缘斜边的基准线。接下来,工件平置于台锯工作台上,侧边贴紧长靠山,工件端部的斜边锯割线与长靠山上的基准线(锯口)对齐,启动台锯,在工件凸缘上锯出斜边。在锯割端部凸缘较短的那个工件时,锯片的锯割深度应适度,要既可以确保锯穿斜边,同时,又不能锯到榫槽肩进而影响到工件接合强度。

贯穿式企口拼接的制作方法

可用台锯加装开槽锯片(Dado)辅助靠山来加工贯穿式企口拼接的榫槽和榫齿,靠山的制作方法参看本文第53 页右上图。(译者注:鉴于图示很直观,本部分略译)

夹胶齿形拼接的制作方法

全隐式槽榫接合的制作方法

用带升降滑轨的雕刻机铣削榫槽。将工件夹固在工作台上,在工件表面划榫槽线,榫槽宽度应与另一工件的厚度相等。然后,在雕刻机上安装与榫槽宽度匹配的直刀。接下来,将雕刻机平置于工件表面,先将刀头对齐榫槽宽度线,并以此为参照,在工件上夹固导板。再将刀头刃口先后对齐榫槽两端线,以此为基准在工件两侧分别安放定位挡块。下一步,手持雕刻机,其底座边缘紧贴导板铣槽。最后,用凿子对榫槽两端进行清角归方。榫槽加工完成后,在另一待与其拼接工件的两侧锯出槽口,完成

拼接作业。

插入式燕尾榫拼接的制作方法

1.用雕刻机加工燕尾槽(左下图)。用倒装雕刻机加工燕尾槽时,要进行两次铣削作业。第一次铣削,需在雕刻机上安装6毫米直径的直刀,来铣除大部分废料。然后,在雕刻机上换装燕尾刀,进行第二次铣削。

2.在另一工件上加工燕尾榫头(右下图)。铣好燕尾槽后,燕尾刀继续留在雕刻机上,稍稍调小雕刻机铣深,以使榫头略短于燕尾槽的槽深,这样做会提高接合部的吻合度。然后,向雕刻机铣刀方向移动工作台靠山,直至约半个燕尾刀头暴露在靠山外。羽状进料压板的位置也要做相应调整。下一步,启动雕刻机,分别完成工件接合部两侧的半燕尾边槽的铣削作业。最后,试拼接两工件,如果榫头部分过宽无法插入榫槽,可以将靠山向外微调一点点,对榫头工件进行修整铣削。(译者注:一定要控制好靠山的微调量,这是因为,为确保榫头位置居中,修整过程中应分别对榫头两侧进行铣削,所以,靠山每移动1 个单位距离,榫头两侧将被铣刀“吃掉”两倍于此的量)

双槽榫拼接的制作方法用开榫辅具配合台锯来制作双槽榫(左

下图)。台锯上预装开槽锯片(Dado),锯片厚度为待接合工件厚度的三分之

一。将开榫辅具安放在台锯工作台上,辅具底部滑块嵌入工作台角度推把的滑槽内。然后,将工件固定到辅具上,调整辅具确保工件端部相对于锯片居中。启动台锯,推料完成工件一端的开槽作业后,再掉转工件加工另一端。接下来,在台锯靠山上加装底部带弧形槽的木制靠山(做法详见本文第53 页),在工件的内侧凸缘上划出锯割线,然后,将工件内侧朝下平置于台锯工作台上,调整靠山是锯割线对齐锯片,启动台锯,将内侧凸缘锯掉一半(右上图)。重复该过程,将工件另一端的内侧凸缘也锯掉一半,端截面开槽工作至此收工。最后一步,在与之配套接合的工件大面上开通槽,通槽尺寸和位置应与端截面的半截凸缘相匹配。

自制台锯开槽辅具

译者注:该辅具用于骑跨在台锯靠山上辅助开槽。图片很直观,文字部分略译。请参照图片上的

尺寸DIY 该辅具。注意:间隔板厚度应与台锯靠山的厚度相匹配。

自制雕刻机开槽辅具

该辅具可辅助雕刻机进行高效、精确铣槽作业。它具有一个可调靠山,这样就解决了拟开槽宽大于铣刀工作直径的问题。该模具可用多层胶合板或实木参照图示尺寸自行制作。

榫头榫眼接合

榫头榫眼接合是最古老的一种木料接合方式。起初为古埃及的木匠们所青睐,数个世纪以后,哥伦布探索新大陆所用的船均已这种接合方式建造。时至今日,这种接合方式在家具制造业中的应用更是如日中天。它常被用于框架嵌板柜体结构,以及在桌椅上安装横撑。这类接合方式均包括两个要素:从板件端部突出来的榫头,以及在与其接合板件上开出的榫孔。它可以提供较大的长纹胶合面积,经过良好的加工组合,几乎可以抵御任何外力,燕尾榫接合则更是难以拆解。标准的榫头榫眼接合方式有诸多变种,如牙销紧固闭口贯通榫常被用于制作板台,圆柱形闭口贯通榫则令温莎椅(一种细骨靠椅)不

仅看起来美观,也十分坚固耐用。然而,无论榫头是半闭口不贯通的、夹楔的、圆榫加固的还是带斜角的,制作时均需遵守如下基本规则:榫头厚度应为工件厚度的三分之一;榫宽可占工件宽度的三分之二至通体宽度不等;榫头的长度取决于其是否要贯穿榫眼工件或加以隐蔽处理,如闭口不贯通榫的榫头长度一般为2厘米左右或更长些,不过也要根据与其接合工件的尺寸来确定。闭口贯通榫的榫头长度则可与榫眼工件的厚度相同。以下各页中,演示了多种榫头榫眼加工方法,例如,榫头可以用台锯、手锯甚至台钻来加工,榫眼可以用台锯、台钻、雕刻机或是用凿子手工制作,只需根据实际需要及木工房的工具配置情况,来选用最合适的加工方式。

开口贯通榫的制作方法

  1. 榫头划线。将工件边缘朝上用台钳固定好,首先在其边缘上划线标示榫头长度(译者注:也就是常说的榫肩线啊)。然后,调整划线器上划线针间距,使其等于榫头厚度--通常为工件厚度的三分之一。调整划线器挡块位置,使拟划的榫头相对于工件前后面居中。最后,划线器挡块贴紧工件表面,划出榫头线。
  2. 锯割榫头。可借助于开榫辅具在台锯上加工榫头,顺序为先锯榫颊,再锯榫肩。工件夹固于开榫辅具上时,要在工件与辅具之间垫放木块,以保护工件表面。然后,抬升锯片,使锯片边缘与工件榫肩线对齐,调整辅具靠山位置,锯片对齐一个榫头线,推料锯割。锯完后,掉转工件,再锯另一个榫头线。
  3. 锯榫肩。在台锯角度推把上加装一个木制长靠山,工件平置于台锯工作台上,其边缘贴紧靠山,调整好锯深,榫肩线对齐锯片,然后,在长靠山上以夹具固定一木挡块,挡块上要预开出一个角槽,用来防止锯下来的木屑在挡块与工作台面之间堆积。推料锯割单侧榫肩,之后,翻转工件,再锯另一侧榫肩。
  4. 锯开口榫眼。在台锯工作

台上重新加装开榫辅具。在工件上划好榫眼线(划线方法参照前述榫头线)后,将工件在开榫辅具上固定好。接下来,调升锯片至榫眼深度线,推料锯割,要先锯榫眼的两颊线,最后,根据需要,在两颊锯口之间再多锯若干次,以清除榫眼中的废料。

闭口不贯通榫的制作方法

  1. 加工榫眼。将工件用夹具固定在工作台面上,在榫眼区域内,使用与榫眼等宽的木工凿并辅之以木锤,木工凿的刃口斜面朝向废料一侧,在距榫眼端线3 毫米处垂直凿削,凿进深度6 毫米。接下来,在距第一次下凿位置6 毫米处,重复上述凿削过程并按下述步骤剜除废料。木工凿刃口凿进榫眼木料后,用手将凿体向刃口斜面方向撬压,这时,刃口尖端会把废料从榫眼底部剜出来。重复该过程,凿一下,剜一下(译者注:在靠近榫眼两端线进行凿削之后,要把凿体向相反方向撬压)。凿至距榫眼另一端线3 毫米处,要先掉转刃口斜面,使之朝向相反方向,再下凿。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凿到预定深度。最后,修整榫眼底面及端面。先用锁孔凿(也称鹅颈凿)修整榫眼底面,具体:锁孔凿底面凸起部分抵住榫眼一端面,并向另一端面方向推削。凿刃会沿着榫眼底面削去残留废料,使底面变得平滑均匀。然后,从相反方向重复上述过程。然后,用刚才凿榫眼的那个榫凿来修整榫眼两个端面。具体:凿体垂直于工件,凿刃对齐榫眼端线,削去刚才未凿到的3 毫米废料。
  2. 锯榫颊。加工四肩榫头的顺

序是先锯榫颊、再锯榫肩。首先,在工件端部周围划出榫肩线和榫线,并将榫颊线引到工件端截面上。然后,将工件端面向上用木工台钳固定好,在用夹背锯沿榫颊线锯割,至榫肩线停锯。

  1. 锯榫肩。将工件固定在辅助夹具内(译者注:不一定非得用此夹具),肩线与夹具的90 度锯槽对齐后下锯。锯完一面后,翻转工件,重复上述步骤,锯另一面。最后的工序是锯除榫头边缘废料,先将工件顶端向上垂直固定在台钳上,沿榫头顶端的短划线锯割至肩线。然后,将工件翻转90 度至侧边朝上,固定好并沿肩线锯至榫头。之后,再次翻转工件,另一面朝上,重复刚才步骤。

73木楔加固闭口贯通榫的制作方法

1.用雕刻机铣榫眼。将工件固定于工作台两个档销之间,工件前后端应夹放木垫块以保护工件,工件下面应夹放木垫板,以免铣刀穿透工件后伤及工作台面。然后,在自带滑轨雕刻机上加装直刀,直刀的工作直径应与榫眼宽度相同。接下来,设定雕刻机铣深,由于通常情况下榫眼都较深,(为避免雕刻机过载)必要时应进行数次铣削以达预定铣深。下一步,在雕刻机随机自带的滑动靠山上加装一个木制长靠山,以增加它的支撑面。再下一步,将雕刻机平置于工件上,铣刀刃口与工件上的榫眼划线对齐,滑动靠山紧贴工件侧面并固定好,双手紧握雕刻机,铣刀沿着榫眼划线,从一端至另一端完成榫眼铣削。待榫眼铣至预定深度后,用凿子对榫眼清角归方。

2.在榫头上锯楔缝。首先,根据前面演示的方法,完成四肩榫头的加工制作,要确保榫头长度足

以贯穿榫眼。然后,将工件端部向上固定在台钳上,用夹背锯在榫头上锯出两个锯口(楔缝),锯

口与榫头两侧边的间距约等于榫头

厚度,锯至榫肩7 毫米左右时停锯。

3.插入木楔。用硬木制作两个厚薄与

楔缝相当的木楔,宽度与榫头厚度一致,楔入并削平后,木楔于榫头截面所显示的厚度不应大于6.5 毫米。下一步,将经组装并胶合的工件用台钳固定,榫头端朝上,在木楔上施胶并用木槌将其楔入榫头上的锯口,直至无法继续楔入时为止。要交替敲击楔入两木楔,以使二者的楔入程度大体相当。待胶干透之后,用平割锯锯掉木楔多余部分,使之与榫头截面齐

平,最后,用砂纸打磨平整。

 

半闭口不贯通榫的制作方法

  1. 用台锯加工榫头。在台锯上预装开槽锯片,锯片厚度应略大于榫头长度,然后,在台锯靠山上加装木制辅助靠山(制作方法见本文第53 页)。调整靠山,使锯削宽度等于榫头长度(译者注:部分锯片已嵌入木制辅助靠山的弧形槽中)。调整锯深,使加工出来的榫头厚度等于加工榫眼所用凿的刃宽(如打算用雕刻机铣榫眼,则应等于雕刻机铣刀的工作直径)。将工件面朝下置于工作台上,其侧边及端截面分别贴紧角度推把和台锯靠山,启动台锯,推料开槽。之后,翻转工件,完成另一面开槽工作。

2.在榫头上加工半肩。首先,将锯片调节至合适高度,完成工件内侧边榫肩的开槽加工。然后,向锯片方向移动台锯靠山,完成工件外侧边半榫肩的开槽加工,半榫肩宽应约等于榫头厚度(如果你要制作的是像橱柜门那样的框架嵌板式结构的组件,那么,半榫肩宽应该等于侧框上嵌板通槽的槽深)。接下来,启动台锯,推料在榫头上锯出半榫肩。如果

与此榫头接合的工件上没有嵌板通槽,则须进入下一工序(步骤3),在榫眼工件的一端开槽口以容纳榫头上的半榫肩。

  1. 在榫眼一端开槽口以容纳半榫肩。在台钳上固定好工件,用凿子在上面加工出不贯通榫眼(操作方法详见本文第71 页)。然后,以步骤2 中加工好的半榫肩为模板,在榫眼工件上划出槽口的边线和深度线。下一步,用手锯沿槽口宽度线在工件端部分别锯出两个锯口,并用凿子铲除锯口间废料(下图),每次铲削厚度应控制在3 毫米左右,至槽口深度线时停止铲削。必要时,可用凿子平整槽口内面。

 

斜头闭口不贯通榫的制作方法

1.设计及设备调试。在设计斜榫头时,需在一块实木木板或胶合板上划出椅子的全尺寸投影图。上图所展示的即为椅子下部框架全尺寸构造图,包括椅子腿和横撑。总的看,椅子的前、后横撑两端为普通的闭口榫头,两个侧部横撑两端为斜榫头,另须在椅子腿上加工出普通榫眼。具体:将两块木板平置于划有全尺寸构造图的木板上,边缘对齐构造图的一角,以木工活动角尺两臂分靠在两木板内边上提取角度,并用它来设定台锯开槽锯片的锯割角度(译者注:用木工活动角尺取好倾斜

角度后,应旋紧角尺上的紧固螺丝以锁定角度,因为在后续几个步骤中还要用到这个角度。)。下一步,在台锯靠山上加装木制辅助靠山(做法如本文第53 页),并设定锯片开槽宽度为18 毫米,锯深为3 毫米。在一块与椅子侧部横撑尺寸相同的废木料的两端上试锯,然后,把这块木料放在构造图上进行比对(见内嵌图),如锯片开槽宽度正确,木料两端榫肩线应与构造图重合,如不重合,则需调整靠山加大开槽宽度,再次试锯直至二者重合为止。接下来,按照上述比对方法,反复调整

锯深直至木料两端榫颊也与构造图重合。

  1. 加工斜榫榫颊。开槽锯片的锯

宽与锯深都调整好以后,即可用它来加工待接合工件上的斜榫榫颊了。具体:首先,用台锯推把及辅助靠山推料,在工件两端分别加工出单榫颊(如上图)。然后,用步

骤1 中的木工活动角尺比照已加工好的单侧榫肩,在工件侧面划榫肩线(上内嵌图)。接下来,把台锯靠山及辅助靠山一并移到锯片另一侧,将工件的榫肩线对齐锯片外刃,再调整靠山使之贴紧工件端部,固定靠山并启动台锯,推料加工对侧榫颊(右图)。以此类推,重复上述过程,完成所有斜榫榫颊的加工作业。必要时,可在先前那块废木料上试锯,并对锯宽和锯深进行适当微调,以保证加工精度。

  1. 锯侧榫肩之前的台锯调试。首先,将台锯上开槽锯片调直为90 度角。然后,将一木板平行于台锯角度推把滑槽放置,再用步骤1 中所用的木工活动角尺来设定角度推把的角度(如上图)。再后,将椅子横撑工件侧边朝下贴紧角度推把放置(已锯好的两长榫肩的肩面需与台锯靠山大面平行,如果不平行,说明工件放反了,须翻转工件使其另一侧边朝下放置即可),

再按照斜榫头长度和两侧榫肩宽度来设定好台锯靠山位置和锯深。

  1. 锯侧榫肩。就像步骤2 中锯割榫颊一样,两侧榫肩也要分两步来锯。第一步,保持步骤3 的工件位置,用角度推把和台锯靠山共同引导推料完成工件一端的单侧榫肩锯割(如左图),然后,将工件水平掉转180 度,完成另一端的单侧榫肩锯割。第二步,如步骤3 那样,要再次用到那个木工

活动角尺,重新将角度推把的角度设定为相反方向(译者注:这句话从文字上很难理解,但实际操作非常简单:如上图,步骤3 设定推把角度时,活动角尺放在滑槽左侧、木板放在滑槽右侧,那么,本步骤重设角度时,可以把那个活动角尺水平翻转180 度放在滑槽右侧,而木板放在滑槽左侧),然后,采用与锯割前两个单侧榫肩同样的手法,完成工件另一侧边上两个榫肩的锯割作业。牙销紧固闭口贯通榫的制作方法

  1. 在榫头上标出牙销位置。首先,制作四肩榫头(做法参考本文第72页),榫头部分应足够长,使其穿过榫眼后尚有至少2.5厘米的突出部分,这样,可以留出足够的木料冗余,防止榫头被牙销胀裂。然后,制作容纳榫头的贯穿式榫眼,并组装好接合部。接下来,用铅笔在榫头上颊与榫眼工件交界处划一条线(左上图)。
  2. 用台钻钻牙销孔。拆分各工件,在刚才划线榫肩一侧的1.5 毫米处标示出钻孔定位点,这样做可以确保牙销插入后紧密锁合工件接合部。然后,按榫头三分之一厚度设定榫眼划线器,并用划线器在榫头上颊划出牙销插孔轮廓线(右上图)。最后,在台钻上预装直径比牙销插孔宽度略小的木工钻头,在刚划的钻孔定位点处钻一贯穿榫头的通孔。
  3. 用凿子拓宽、修方牙销孔,并进行坡面处理。进行坡面处理时,凿体向榫头截面方向倾斜10度角,并如左图虚线所标示的那样,将牙销插孔的外端面凿削成斜面。
  4. 牙销的制作与插装。用硬木加工一个长三角形的木条,并按照牙销插孔的坡面角度,对其一侧边做坡面处理。最后一步是插装牙销,只需将牙销放入插孔,用木锤敲击锁合工件接合部即可,千万千万不要用胶,因为这种接合方式原本就是为了便于将来拆卸而设计的。

闭口双榫的制作方法

1.双榫头的布局及划线。做双榫头之前,要先将榫头工件的端部加工成四肩榫头(具体做法见前面章节),然后,用组合角尺在它上面划出双榫头线(上图)。常规的做法是将这个四肩榫头等分成三份,也就是将双榫头宽度以及它们的间距设计成等宽的。划线时,要在双榫头中间的废料部分划“X”标示,以避免混淆。

  1. 剔除榫间废料。将工件榫头朝上固定在台钳上,先用夹背锯沿划线废料一侧锯至榫肩,然后,再用曲线锯锯除大部分废料(上图),要小心下锯,以免锯到榫肩。最后,用凿子沿划线铲削平整。
  2. 双榫眼划线。参照榫头厚度,在榫眼工件表面划双线,标示出榫眼宽度。然后,将榫头工件与榫眼工件叠放与工作台上,榫头工件在上,榫肩与刚才

划的双线中的一条对齐,用铅笔沿榫颊在榫眼工件上划出双榫眼轮廓线。最后,采用先钻后凿或者先铣后凿等方法剔除榫眼内的废料。

燕尾榫和直角多榫接合方式

几个世纪以前,为了解决木工胶粘合性能不稳定问题,人们开发出了燕尾榫接合方式。较之于当时价格不菲的手工打造

的接合件而言,燕尾榫通过头榫与尾榫的相互锁合,是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木材接合方式。尽管制作燕尾榫需掌握一定技巧且耗时较多,但是它无须额外加固即可实现工件角部的高强度接合,这是任何其他接合方式都无法与之匹敌的。由于现代高性能木工胶的出现,几乎已经完全剥夺了燕尾榫的生存空间,不过有时候,人们还是会用它来完成柜体或抽屉角部的接合。时至今日,采用燕尾榫接合方式更多地是出于美观需要,但是无论怎么说,燕尾榫都可被形象地比作坚固耐用及高超木艺的同义语。燕尾榫接合由两部分构成:较纤细的头榫与像鸽尾一样张开的尾榫彼此嵌合,燕尾榫也由此得名。该接合方式所形成的上佳长纹胶合面进一步提高了其接合强度。

本章中将展示几种燕尾榫接合方式,其中,贯通式燕尾榫的头尾榫均完全贯穿工件,因而它的接合强度也是最高的;弧形贯通式和嵌边贯通式燕尾榫则是在基础型燕尾榫的基础上,出于装饰需要而衍生的变种;半隐和全隐燕尾榫在隐蔽工件端截面的同时,也能提供较好的接合强度,这一点也让半隐燕尾榫在抽屉前面板的接合作业中备受推崇。直到19世纪以来,直角多榫和指接榫才得到广泛普及,多用于以生产线方式大批量组装电话亭、缝纫机以及包装箱。虽然它们所采用的均不是自锁合构造形式,但是,容易加工以及较大的长纹胶合面是其优势所在。

燕尾榫和直角多榫两种接合既可以用手工也可借助于木工机械来加工制作。用雕刻机、台锯或悬臂锯等机械加工的直角多榫和指接榫,会非常均匀、美观。而手工制作燕尾榫常被用作必答题来检验木工学徒们的真实木艺水平。手工制作燕尾榫较木工机械来的要慢,更要多花不少气力,可是

手工制作技巧更便于木工们掌控燕尾榫的总体设计布局。尽管使用市售的专用模板配合雕刻机来加工燕尾榫,工效和精度均较高,不过,有时候也有一些木工认为,机加工燕尾榫的榫距和角度往往无法调整,不免流于千篇一律,从审美角度看,不及手工制作的燕尾榫。

燕尾榫的设计与划线

设计头榫的间距和锥角。燕尾榫头、尾榫间距以及头榫的截面锥形角度,会直接影响接合部的强度和美观度。右图列示了几种较常用的尾榫与头榫的比例。1:1 的比例,接合强度最大,同时也是最难看的。虽然其它几种比例看起来要顺眼一些,接合牢固度似乎也不差,但是,应该优选3:1 的比例,采用这个比例的接合部看起来很醒目,要避免使用更大的比例,因为如果比例大于3:1,燕尾榫的接合强度会变差,得不偿失。头榫锥角的可选择空间

就小多了,锥角过小则工件锁合力度不足,接合部容易脱开,锥角过大则会加大尾榫细部的受力,导致尾榫断裂。因此,对软木料而言,应采用1:6 或80 度锥角;对硬木料而言,则常用1:8 或83度锥角(如中图)。建议使用燕尾榫划线规来划头榫线,可以自动得到正确的锥角。头榫布局及划线。燕尾榫制作的大体过程是:

先进行头榫的布局、划线及锯割加工,然后,用这些头榫在尾榫工件上划出尾榫轮廓线。具

体:首先,在工件朝外的大面上画一个大“X”标志。然后,用刀式划线器划榫肩线。下一步,用燕尾榫划线规(可自制,方法详见后文)在板端划头榫线,注意,要先在两边处各划半个头榫,头榫的窄端应朝向工件大面。接下来,划出紧邻半头榫的废料区域。如果工件较宽(如左图),划好两边的半榫线以后,应先划出板端中线,再以该中线为对称轴,划一个完整头榫,之后,再进行其余头榫的布局安排与划线,注意,所有的废料部分均须用"X"标示。

贯通式燕尾榫的手工制作方法

  1. 头榫布局与划线。首先,在工件朝外的大面上用铅笔标上一个大“X”符号。然后,按照工件厚度设定刀式划线器,并用划线器沿着工件端部划出头榫及尾榫的榫肩线(左上图)。接下来,将工件端面朝上固定在台钳上,用燕尾榫划线规划头榫线(请参照本文第86 页的划线次序),不过,对于本例所示宽度不大的工件(抽屉板)来说,在其两侧各划一个半榫,并在中间划两个均匀分布的完整头榫,基本上就可以满足接合强度及审美需求了(右上图)。划线时不要忘记在榫间废料部

分标记“X”符号。最后,用组合角尺将这些头榫划线过渡到工件前后面上,与榫肩线相交。

小贴士:自制燕尾榫划线规。如果不想买或买不到现成的燕尾榫划线规,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

材料:四个15 厘米或20 厘米长、4 厘米宽方正平整的扁木条,木工胶。具体做法:调整台锯角度推把至适宜的角度(如

要在软木上加工燕尾榫,可用1:6 比例或者80 度角;如要在硬木上加工燕尾榫,可用1:8比例或者83 度角)。然后,用角度推把进料,将一个木条从中部锯为两截(用做中间定位板),然后如左图所示,在各半条接合面上施胶并组合,组合时,中间定位板的斜角端应贴紧划线导板,用做划线规横梁的上下两个木条的边缘应与中间定位板的边缘对齐。使用方法:将划线导板平置于工件端面上,划线规横梁贴紧工件表面,进行划线作业。

  1. 锯头榫。继续用台钳固定好工件,工件大面应朝向操作者身体方向,端面向上。用燕尾榫锯从废料一侧沿划线锯割,可一次性锯完所有右手侧的划线,再锯左手侧的。运锯应流畅、匀速,快锯到榫肩线时,要注意保持锯口平直。
  2. 凿除榫间废料。头榫间的多数废料可用曲线锯剔除,凿子的任务就是清理修平。当然,就是全程使用凿子来剔除榫间废料,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关键是要有耐心,每次凿削剔除一薄层废料,具体:将头榫工件大面朝上夹固在工作台上,并在其上夹放一个定位挡板,挡板边缘对齐榫肩线。所用的凿子凿体宽度要小于废料的窄端。每次凿削时,凿体应垂直于工件表面,其平面一侧贴紧挡板边缘,凿深控制在3毫米左右,然后,水平持凿,凿刃顶住挡板边缘,铲下约3 毫米厚废料(下图)。重复上述过程,凿至工件半厚时,翻转工件并在其上重新夹放定位挡块,从另一面继续凿削。
  3. 划尾榫线。将尾榫板大面朝下平置于工作台上,如上图手持头榫板、榫头朝下、内面与尾榫板的榫肩线对齐。然后,用铅笔在尾榫板上划出轮廓线,再用组合角尺将这些划线引至板端,注意别忘了在废料部分标注“X”符号。
  4. 锯尾榫并剔除榫间废料。锯尾榫的方法与锯头榫大同小异,不过需将尾榫板倾斜夹固在木工台钳上,这样垂直下锯,锯起来不费力。具体:先使尾榫右侧边线垂直于工作台并固定好,然后,沿尾榫边线下锯,锯到榫肩线即停锯,如此一气呵成,锯完所有右侧边线后,调整工件角度,再使尾榫左侧边线垂直于工作台,继续锯完所有左侧边线。最后,按照步骤3 所示手法,用凿子削除榫间废料。
  5. 无胶试拼。在胶合工件接合部之前,要试拼一下,以验证头尾榫搭配是否合适。如右图,将头榫板立放于工作台上,尾榫板与之对齐,先用手力尽可能压合工件接合部,然后,再用木锤将尾榫敲到位。为避免弄坏头、尾榫,要均匀压合整个接合部。燕尾榫接合部要做到严丝合缝,且只需用较小的力就可以压合。如果接合部过紧,可在滞涩处用铅笔做标记,然后,拆分接合部,用凿子在标记处铲削一下,再度试拼。(译者注:不怕犯错,要知错就改,改了再犯,千锤百炼。)
  6. 胶合燕尾榫。胶合燕尾榫时,夹具的压力应落到尾榫上。为均匀分散压力,可在每个接合部放置一个自制的夹具垫块,垫块应与工件等宽,上面有凹口,这样,可以把夹具的压力分布到各尾榫而不是头榫上。要在工件各接合面上均匀施胶,然后组合工件,沿每个头榫板侧面安放一个轨道式夹具,渐次旋紧夹具,期间,要检查柜体是否归方,必要时可调整夹具的夹合力,使工件归方。

 

半隐燕尾榫的手工制作方法

  1. 头榫板划线。在头榫板朝外大面上用铅笔标记一个大“X”符合。然后,按照尾榫板厚度设定刀式划线器的划线间距,并用该划线器在头榫板内面端部划一条榫肩线。接下来,将头榫板端面向上固定在木工台钳上,重设刀式划线器的划线间距为头榫板厚的三分之一,并通该划线器在头榫板端面上、靠近工件大面位置,划一条通长线(下图)。下一步,用燕尾榫划线规在板端划出头榫线(右图)。最后,用角尺和铅笔将这些头榫线引至工件内面,与榫肩线相交。
  2. 锯头榫。将头榫板端部朝上固定在木工台钳上,工件大面朝向操作者,再用燕尾榫锯沿头榫划线、在榫肩线和端面通长

线之间依次进行锯割(左图)。注意:锯口应位于划线的废料一侧。

  1. 剔除榫间废料。将头榫工件平置于工

作台上,并在它上面夹固一个定位挡块,挡块边缘线与榫肩线齐平但位于废料一侧,然后,如下图,用凿子将端面通长线以上的废料剔除(译者注:下凿手法请参照贯通式燕尾榫步骤3,在此略译)。头榫加工好以后,下一步是尾榫的划线及锯割,操作手法与贯通式燕尾榫相同。划尾榫线时应注意,这个尾榫榫头较贯通式燕尾榫的要短些,因为它无须贯穿头榫板。

用台锯制作直角多榫的方法(译者注:因需用台锯加装开槽锯片,这部分简译。但应该可以用倒装雕刻机加装直铣刀来实现同样的效果)

  1. 制作辅具。直角多榫上的多槽结构是用台锯加装开槽锯片、并借助于简单辅具一个一个地加工出来的。首先,调整开槽锯片的锯口宽度,以使工件边缘的榫头榫槽等宽;设定台锯锯深,使之等于待接合工件的厚度。在台锯角度推把上加装一块木制辅助靠山,启动台锯,在其下缘锯出一个槽口;横向移动木制辅助靠山,使榫槽与锯片的间距等于榫槽宽度(译者注:简而言之,就是把辅助靠山移动榫槽那么宽的距离,操作层面的事情用文字表述总有些绕嘴啊,呵呵呵),再用螺丝将辅助靠山固定到推把上。接下来,再次启动台锯,在辅助靠山下缘锯出第二个榫槽(右图)。然后,在第一个榫槽内插入一个高低宽窄正合适的木条(定位木条),木条端部探出靠山表面约2.5 厘米。
  2. 在第一块待接合工件上加工榫槽。第一块待接合工件侧边贴紧定位木条,工件大面贴紧推把辅助靠山,启动台锯在工件端部开出首个榫槽。然后,提起工件并将靠山拉回原位。接下来,把刚锯好的榫槽骑套在定位木条上,再次推料,在工件端部开出第二个榫槽。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第一块待接合工件端部的开槽作业全部完成。
  3. 在第二块待接合工件上加工榫槽。首先,将第一块工件上最后开出的那个榫槽骑套在定位木条上,再将第二块待接合工件侧边紧贴第一块工件放置,然后,用双手压住两工件,使之贴紧辅助靠山,启动电锯,按照步骤2的操作方法完成第二块工件的开槽作业。

全文完。

一线高定品牌图纸

提供一线家具工厂一手高定品牌极简木作图纸资料及资源对接

购图加老李微信:ligongts 商务合作与商务洽谈,请联系微信(注明来意):jiajushejitunet

作者:老李大叔,70后,北京人,现工作在深圳。从业二十余年资深高定家具设计师,乐于整理高定木作课程及高定定制图纸资源,高定图纸站发起者,业余专注一线高定极简定制设计行业图纸资料及教程对接。

微信扫一扫,加老李微信沟通!

嘿,老李来帮您找高定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