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学—薄片染色
薄片染色
实木漂白薄木染色实木染色薄片漂白:为了得到人们所喜爱的色彩的薄片,可将薄片进行漂白或染色,但这仅仅是色调上的调整,质感不会因为漂白或染色发生变化。因此如果要模仿某种珍贵树种,则应选择材质相近的普通树种的薄片进行染色来仿制。很多树种心边材颜色不一致,心材深而边材浅。为了使色调统一,可将心材部分漂白,使颜色变浅。经漂白后材色变浅,纹理变得清晰素雅,另外漂白亦可预防和消除由于日晒造成的变色、青变、霉斑及金属、酸、碱等引起的污染,从而提高薄片的使用价值。薄片染色:属于表面染色,可采用染料染色或化学染色的方法。染料染色用的染料有酸性染料、碱性染
料和直接染料。化学染色是利用一些含金属离子的化合物与木材中的单宁等起化学反应使木材染色的方法。这种染色法染得的颜色持久,不易退色,但由于心边材染色效果不一致。常用的化合物染色剂有木醋酸铁、硫酸铁、重铬酸钾、过锰酸钾等。
木材的漂白方法:有一种是用有机溶剂或碱性溶剂将木材中的发色部分浸提出来,这种方法只能使木材的颜色在某种程度上变浅,而不能把木材中的发色部分全部浸提出来。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漂白剂去破坏木材发色成分中的羰基(C=0)及碳原子之间的二价结合,使其可吸收的光向短波方向移动,并减弱其吸收强度,从而使材色变浅。用漂白剂进行漂白效果较好。
木材漂白原理:将木材中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及与着色有关的组成成分,经漂白剂的氧化、还原,使木材的吸收光波从可见光区移到不可见光区,从而达到脱色其有效氯、有效氧的含量见下表:
漂白剂有效氯(%) 有效氧(%)
次氯酸钠0.93 0.21
亚氯酸钠1.57 0.35
二氧化氯2.63 0.59
过氧化钠0.91 0.21
过氧化氢2.09 0.47
过锰酸钾1.11 0.23
有效氯、有效氧的量越大,漂白能力越强。一般树脂含量少、材质比较松软的木材易漂白,而树脂含量多、色深、材质硬的木材不易漂白。漂白是利用漂白剂的氧化或还原作用,漂白剂不同,漂白是机理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种漂白剂,其浓度、pH值、处理时间温度不同,漂白效果也不同,要求强烈漂白时,可以提高漂白剂的浓度、升高温度,延长漂白时间和反复漂白,但过度漂白会分解木素,降低木材的强度,使木材失去原有的光泽和纹理的鲜明度,色调变得混浊不清。如橡胶木、枫木。
几种常用漂白剂的使用方法
1、双氧水溶液(30—35%)和氨水(28%)以1:1 的比例混合后涂于薄木的表面,让其慢慢干燥,薄木表面即已漂白。这种漂白剂漂白效果好,一次涂布即可。但漂白液的可使时间仅30分钟,并有氨水臭气,作业条件差。
2、次氯酸钠5 克加入水95 克,一面加热,一面使其溶解,然后趁热涂于薄木表面,或加入少量苯酸或硫酸后再涂抹,这种方法漂白柳安的效果较好。
3、氧化型漂白剂:包括过氧化氢H2O2、亚氯酸钠NaClO2、次氯酸钠NaClO 次氯酸钙(漂白粉);
4、还原型漂白剂如:联氨、SO2、草酸(乙二酸)、次磷酸、抗坏血酸(维生素C)、山梨酸钠。有时单一漂白剂的效果不行,还要加上一些助剂,两者组成复合型脱色处理剂。还原法漂白与氧化法漂白相比,前者只是还原剂将木材中的有色物还原为无色物的方法,漂白不耐久,易被空气中的O2 逐渐氧化,重新变为有色物。所以氧化法漂白木材具有耐久性,最常见的木材漂白剂是H2O2,即是一种氧化法漂白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