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木人常常面临的场景是什么?
1. 产品质量不稳定,交期延误,客户投诉率居高不下。典型性的解决办法是整改车间。每一次的整改除了人员变动外,剩下的首当其冲的便是调整“工艺”。然而,经历几个月的调整后发现,情况依然没有改观,甚至更糟糕。怎么办?再整改,再调整,再轮回,循环往复,一地鸡毛。
2. 整木设计师的人力成本高、出错率高、效率低,既影响了生产进度又难管控设计缺陷。怎么办?典型性的办法是一边继续痛苦的维持现状(毕竟工厂生产离不开整木设计师),一边苦苦思索解决思路,实在忍无可忍时,换设计师。长此以往,设计师换了一波又一波,问题依然存在,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3. 若以上两点持续得不到解决,厂商必然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心态逐步失衡。怎么办?一段寻找救世主的旅程即将开启。听说信息化建设可以打通从“门店接单→设计→生产→交付”的全套流程,让家居空间所见即所得。如此好事,怎能不行动?于是,在各方面都没有准备好的前提下,仓促上马信息化项目,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劳命伤财。
“一入整木岁月催,只叹江湖几人回。”就以上列举的几点问题,我们作一些具体分析。
01.产品不稳定,交期延误,客户投诉率居高不下,“工艺”不能承受之“重”
遇到产品不稳定、交期延误、客户投诉,在整木厂,总有“工艺”来背锅。千错万错都是“工艺”的错,你说“工艺”冤不冤?我看工艺挺冤的,说的不好听点叫躺枪。
事实上,哪里有十全十美的工艺?哪里又有一劳永逸的工艺?又有哪个厂敢说他的工艺标准是最好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就此问题,我专门请教了我的导师、南京林业大学家具设计学院的吕教授,她说:目前整木行业在工艺标准方面没有明确规范,短时间内也很难规范。
厂方要做的不是频繁改工艺(工艺越改越乱,越乱工人越迷茫,越迷茫越不知道怎么做,越不知道怎么做质量越不稳定,交期越不及时,客户越不满意),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合适的工艺”与“理想的工艺”,并基于此定期迭代,建立“迭代的工艺”。
1. 可以参考友商,毋需照搬友商。关键要与工厂现阶段的业务模式与能力值匹配
2. 无缝连接整木设计师与生产工人,切实有效的落地执行;
理想的工艺由市场导向,通过市场倒逼产品、生产及工艺,形成闭环。概而言之,工艺要与产品、生产无限捆绑,最终导向市场需求与目标受众。
有规划的调整工艺比无序的调整价值超过百倍。在实际在实际设计、生产、安装等过程中,一旦发现工艺有优化的空间,先检验,再试运行。方案可执行后,首先保证公司内部能有效落地,其次通知客户,最后要给工厂留有缓冲期。
02.设计迟迟下不了单、下单了出错率也高,真的仅仅是整木设计师的问题吗?
整木设计,既是核心,亦是痛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人难招,人难用。
人难招:一方面源于价格,另一方面是价值。任何一个做整木深化两三年的设计师都敢漫天要价。你敢要,工厂就敢给,没办法,整木设计师缺口太大。
人难用:然而,费九牛二虎之力招到的整木设计师,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比如:画图效率低、出错率高、图纸不详细、设计师与生产部门摩擦不断......
以上,都是心酸。老板钱花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心累。设计师全月无休,疯狂加班,也不见得有好的评价,心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由于行业普遍缺乏整木设计师,导致设计师奇货可居,水平一般的设计师也会遭到疯抢,被委以重任。但是,这些新晋设计师对工艺、交互节点、安装便捷性、客户需求以及产品的使用场景等都是一知半解,导致在设计细节上容易出错,当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便会爆发,最终导致频繁返工、效率低、交期延误、产品糟糕等诸多方面。
大多数整木工厂在起步阶段为了生存,没有做长远规划,亦未拟定品牌战略,什么样的单子都接。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会造成大的问题,一旦单量累积到天花板,便会集中爆发。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举例):
-
销售端:销售人员为了业绩,对流量缺乏管控,订单来者不拒,导致设计师频繁出差,精力牵扯严重,无力画图。(因此,首先,需将公司直营渠道和代理商渠道分开管理;其次,销售人员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分析利弊,管控好订单。)
-
生产端:生产部门和设计部门没有统一语言,磨合成本高,出错率高,无人对结果负责。(统一语言这项工作,看似容易,实际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内耗严重,关于这一课题,有机会可以重点阐释。)
-
渠道端:代理商图纸不清晰,设计师与渠道代理商针图纸来回沟通、更改,浪费大量时间,严重影响设计效率。
-
备注:公司直营渠道和代理商渠道混为一谈带来的困境:
-
直营渠道订单从客户跟进到量尺、做方案、报价、复尺、深化、拆单(中途客户更改时间还不算),少则一到三个月,多则一年以上,周期长,精力消耗大。同时,项目跟进期间,存在较大的飞单可能性。
-
相较直营订单,代理商渠道进入公司的订单相对单纯,可以直接进入深化、拆单工作,效率高;
-
若将整木代理商订单和公司直营订单混在一起运营,设计部会被拖垮,设计师效率底,积极性也将饱受打击,生产效率会受影响;
-
代理商渠道和公司直营渠道属于两种不同模式,需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凡此总总,不一而足......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整木全流程一站式搞定,让家居空间所见即所得。”这是我常听见的众多软件卖家谈论的重点。
目前市面上适用于整木的“中后端”的软件大体有Topsolid、金雀以及一些MES、ERP系统等。我们需要清楚的是:技术在进步,行业在成长,市面上绝大部分与整木相关的信息化软件和整木行业一样,都处于成长阶段,一些bug需要完善,一些功能需要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开发、调试,没有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因此,企业在上信息化的时候要考虑清楚,不要把信息化建设当成企业的救世主。
信息化建设,锦上添花有余,雪中送炭不足,不要盲目的去做。但是,一旦决定去做信息化,最重要的是坚持,一有反对意见就退缩是最不可取的,劳民伤财。
“人整木,木整人,相爱相杀”的现象不胜枚举,比如生产管理、供应链采购、PMC物控与计划等,此篇文章只列举二、三小点,做一点浅薄的探讨。在我看来,大部分整木厂之所以“被木头整”,有两个重要原因:
2. 过于着急,越着急越迷失,越迷失心态越失衡,心态越失衡越迷失。
各位看官,如果你正踌躇满志准备踏入整木这一行,我劝你慎重。因为啊,没有好心脏,别揽瓷器活,你最终的大概率事件不是去整木,是被木头整。被人整就算了,到头来被木头整,何其悲哀。但是,这事儿也不是没有回旋余地。若你意志坚定,抱着“生死看淡,不服来战”的心态去做,那么,尽情享受吧!这是一个朝阳行业,它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满眼望去,尽是希望。且行且慢且思考,和木头真诚的去谈恋爱,加深对彼此的了解,苦媳妇早晚会熬成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