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尺注意事项:
每个数值至少求证三次
因为大多数橱柜的踢脚线在离地100mm左右,台面通常在800mm以上,而吊柜的起吊高度通常会在1500mm。因此,在复尺测量房间长度数据时一定要在地面以上100mm处、800mm处、1500mm处进行三次以上的测量,然后取最小值进行设计修正。
标明水电位
复尺时还有一个工作就是检查水电位是否忠实地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敷设,同时我们也应该特别考虑到在设计吊柜时不能和水电敷设线路重合,否则在吊装吊柜时容易破坏客户家已经安装好的水电。因此在复尺时需要对每一个水电位进行详细的测量,并将其标明在测量图纸上,以便回去后进行方案的修正工作。
检查烟道、窗台等关键部位的数值变化量
复尺的时候,顾客已经完成了厨房的水电安装及瓷砖铺贴工作。但由于铺贴瓷砖时会产生尺寸的收缩,因此我们现在需要详细记录相关数据的变化情况。
诸如烟道的高度是否在吊顶以内?如果以前设计在吊顶以内,但现在的高度已不足以达到吊顶高度时,须向顾客说明情况,并请其协商家装设计师,确定吊顶方案。如果吊顶不足以隐蔽烟道管,需要向顾客说明情况,并征询顾客意见是否增加吊柜以便隐藏烟道管。
对于窗台的尺寸变化,须向顾客说明情况,并指出可能出现的问题。
其他数据的收集
在复尺时一定要注意所有角度的测量,包括肉眼看上去是直角的角度,也需要进行精确测量以确定其角度。还需要注意墙面的平整度,对于墙面明显不平整之处,须对顾客说明并要求整改,如顾客不能进行整改,应对其阐明弊端,并要求其签字确认。
三角形测量法及其在图上还原方法:
在测量角度时我们运用到最重要的一个数学知识和原理就是: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并且通过三角形与圆的关系来在图纸上恢复和还原相关角度。
在测量毛胚房时,我们可以在需要测量角度的墙角两边墙上用铅笔做上记号,然后将墙面上两点间的距离测量出来并记录下来。复尺需要测量角度时,因为顾客家中通常都已贴好瓷砖,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墙上瓷砖间的缝隙来定位。图中所示在一边墙上选择400mm,另一边墙上选择600mm处进行测量,两点间的距离为832mm。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在回到电脑上以后完整复原该角度。如图例显示操作:
首先画出一条我们假定水平的那个墙面A;
以A线段右边的端点为圆心,做一个半径400的圆1;
以圆1与线段A的交点为圆心做一个半径832的圆2;
以线段A右边的端点为圆心,做另外一个半径600的圆3;
圆2与圆3会产生两个交点,将下面一个交点与线段A右边的端点相连得到线段B;
将线段B延长,使其总长与现场测量数据吻合。
如果是顺时针绘图,在选择两个圆的交点的时候,应该选择下面的交点,或者是左面的交点;如果是逆时针绘图,在选择交点的时候,应该选择上面的,或者是有面的交点。
边形测量法及其在图上还原方法:
在实地测量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不止一个角度的情况,比如房间比较异型、烟道、下水管包管、热水管包管等。如图所示,后面将分为测量和还原两方面来讲解。
测量:
首先测量B墙的长度(图例中为305mm);
然后在A墙上取一个(图例中为600mm)点,并测量该点与B、C两面墙的交点间的距离(图例中为712mm);
测量C墙的长度(图例中为276mm);
在D墙上取一个(图例中为600mm)点,并测量该点与B、C两面墙的交点间的距离(图例中为641mm);
测量A、D墙所取凉定位点之间的距离(图例中为1239mm)
图上还原:
首先画出A墙;
以A墙右边的点为圆心,做一个半径600的圆(图例中圆1);
以圆1与墙A的交点为圆心,做一个半径712的圆(图例中圆2);
以墙A右边的点为圆心,做一个半径305的圆(图例中圆3),得到与圆2的两个交点;
以圆3的圆心为起点,连接圆2与圆3下面的一个交点(如果是逆时针绘图,则应该连接上面的那个交点),得到墙B;
以圆1与墙A的交点圆心,做一个半径1239的圆(图例中圆4);
以墙B下面的点为圆心,做一个半径641的圆(图例中圆5),得到与圆4的两个交点;
以圆4与圆5下边的交点为圆心,做一个半径600的圆(图例中圆6);
以墙B下面的点为圆心,做一个半径276的圆(图例中圆7),得到与圆6的两个交点;
以圆6的圆心为起点,连接圆6与圆7右边的交点(因为此时是逆时针做图,所以需要按照逆时针方向取点),得到墙D;
连接墙B和墙D,得到墙C;
延长墙D至实际尺寸;
在选取两个圆的交点时,我们要依据绘图顺序选取后面的那个点,图中案例里面顺时针取点取下面或者左面的点,逆时针就选取上面或者右面的点。